第09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到2020年,力争航空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
南昌航空城:助推产业集聚发展
本报记者 刘 兴 通讯员 熊婷婷

深秋十月,江西省南昌市东郊城外,位于南昌高新开发区的航空城建设工地依旧热火朝天。在江西中发天信小型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公司董事潘宁民高兴地告诉记者:“一期项目9个厂房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实行设备调试,计划年底完成验收并投产,建成后将年产50台ZF850涡轮喷气发动机。”

“该项目不仅让南昌航空城在航空发动机整机研发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更填补了国内航空发动机产品线的空白,是国内第一款进入量产阶段的小型涡轮式发动机。”南昌航空城管委会副主任周小平介绍,随着中发天信等高端制造企业落户,南昌航空城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航空制造技术为依托,集设计、研发、制造、测试、运营、配套为一体的航空产业链,并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国内一流的航空研发制造中心基本成型,成为江西航空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

周小平介绍,目前南昌航空城按功能分为6个片区,包括航空产业区、机场试飞区、军民融合产业区、综合配套区、航空特色小镇和滨湖生态区。南昌航空城未来将形成“一中心、五基地”发展格局。“一中心”即国内重要的航空研发制造中心;“五基地”即国产民机创新示范基地、航空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飞行器维修交易基地、通航运营管理服务基地、航空人才综合培训基地。

在大力推进南昌航空城建设过程中,南昌引进培育了一大批航空企业集聚发展。目前,南昌航空城已落户项目40个,涉及航空产业全链条。尤其是以中国商飞、中航工业、洪都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家龙头企业和重点研发机构落户,让南昌航空城产业集聚效应加速凸显,园区产业竞争力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10月18日,由冠一通用飞机有限公司全流程自主研制、中国民企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通用飞机型号——GA20飞机系列正式在南昌高新区投产,负责审定的是民航江西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这是继北京、上海、沈阳、西安之后设立的全国第5家适航审定中心。

适航审定是发展民用航空工业及其配套产业的重要基础。“江西适航审定中心的设立,对江西省传统航空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江西适航审定中心制造检查室主任李宏介绍,适航审定中心的成立,将极大促进江西省航空制造产业研究、生产、适航的沟通协作,加快航空器产品投放市场,吸引国内外更多的航空资源向江西投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助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

作为南昌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南昌全力推动航空装备产业顺应发展趋势,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以航空装备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升级。到2020年,力争航空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通航制造和运营服务企业总数达12家以上;零部件配套企业达到20家;无人机产业链初步形成,打造层次分明、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企业集群;新建通用机场1个至2个,大力建立一批起降点,发展航空运动基地、培训场地、市内模拟体验文创基地等多样化形式;培养国家级、省部级航空研发机构2个至3个。

11月2日至3日,南昌首届飞行大会将在南昌高新区举办。“这次南昌飞行大会不仅是展示南昌形象、促进通航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更为通航制造商、运营商、服务商、飞行器的拥有者、驾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展示、交流、体验平台。”南昌市政府副秘书长熊保良介绍。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参与全球航空制造业分工合作,逐步健全飞机总装、大飞机部件、航空转包和零部件加工一体化航空制造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形成整机制造与航空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南昌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艳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