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海曙:“四大平台”提升区域创新力
本报记者 郁进东 通讯员 续大治

日前,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工业操作系统”2.0版本。成功孵化这家企业的平台,是不久前在宁波海曙落地的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这只是海曙区依托科研平台高效提升区域创新力的缩影。

去年以来,海曙区引进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两院一园”[宁波智能技术学院、宁波清水湾智能技术研究院和清水湾(宁波)智能产业园]、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四大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平台,如今全部启动实质性建设并收获产出效益。

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组建的智能成型技术创新中心以第一名的成绩列入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名单。一年来,该院立足宁波,为雅戈尔、帅特龙等20家转型升级意愿强烈的传统制造企业,提供包括智能制造集成解决方案平台、掌上云工厂大数据等智能制造顶层设计与规划,帮助相关企业释放超过20%的制造潜力。其中,宁波培源股份有限公司“借脑”攻克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等关键零部件抛光后仍残存“毛刺”的行业通病。

红岩汽配副总经理童叟悦告诉记者:“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开发的智云端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解决了数据交互难题,还将价格压缩至中小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通过工业设备数据采集、互联互通,让平均生产效率提高了20%以上。”

这个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自主开发的工业数据采集与生产管理系统,凭借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及其团队的专业技术,一举解决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难题,逾90%的设备可通过“智云端”实现数字化采集。同时,该平台通过创新合作模式,突破资金瓶颈,铺就了一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截至目前,仅海曙区就有30余家中小企业借“智云端”打下了坚实的数字化转型基础。下一步,该平台将打造系列产品,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制造。按照计划,至今年底该平台将力争为500家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在创新平台赋能本地传统制造业的同时,也为海曙区拓展出全新的产业空间。前不久,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团队旗下的固润科技公司,将宁波市首个主要应用生物膜技术培养菌群的“生物疗法”试点项目在海曙区石碶街道塘西新村投用。这套仅有集装箱大小的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经吸附、沉淀等方式“消化”污水中的杂质。只需一台,就可满足塘西新村3000多名居民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同时,经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完全满足排放标准,不仅能直接排入河网,也可用于小区绿化灌溉、道路清洗等。固润科技总经理李志刚给记者算了1笔账:污水处理厂每处理一吨污水的成本是1元多,用上“集装箱”,不仅处理每吨生活污水只需0.3元至0.4元,而且还能大大减少管网建设费用。

一个个创新能量巨大的平台进驻,让正在开展“转型升级提质年”的宁波海曙区更加坚定了高质量发展思路。下一步,海曙将重点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探索研究“研究院+产业园+企业”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