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入推进——
青海倾力守护“中华水塔”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石 晶

深秋的三江源已是白雪皑皑,藏野驴、雪豹等野生动物不时出现在茫茫雪原上。如今,12.31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千湖美景”重现,120余种野生动物在人类的保护下栖息共存。

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有“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2015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等。会议指出,在青海三江源地区选择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现三江源地区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促进自然资源的持久保育和永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突出保护修复生态,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有序扩大社会参与。要着力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优化重组,增强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协调,将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青海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于当年6月份组建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由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组成,占三江源总面积的31.16%。近年来,青海将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重要工程,积极打造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新模式。

深化体制改革。青海理顺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组建五级综合管理实体,对3个园区所涉4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整合林业、环保、水利等部门机关职能,实行集中统一综合执法。

优化功能布局。按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遗产地等各类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率先构建“1+5”国家公园规划体系,颁布施行《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形成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政策、制度等15项标准体系,制定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科研科普、访客管理等13个管理办法。

为将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青海制定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引导禁牧减畜的牧民参与国家公园的保护与管理,全面实现了园区“一户一岗”。截至目前,共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3年来省财政共投入5亿元资金,户均年收入增加2.16万元。

在建设中,青海坚持开放建园。强化科技支撑,与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大数据中心和卫星通信系统建设项目,并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全域生态监测。青海还不断探索与毗邻省份横向联合综合执法新路,建立跨区域警务联防机制,依法管园和建园水平逐年提升。

2017年3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青海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全面部署落实33项试点任务。青海省省长刘宁表示,青海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全力推进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着力理顺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关系,切实解决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据悉,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目前已全面完成,已经具备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条件。当前的青海,正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契机,建立起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特点的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