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 涂玉国

文学创作需要下苦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注水。

一次,和诗人卢卫平聊天,谈到时下的诗歌创作,卢卫平对一些诗人“每日一诗”,年“产”几百甚至上万首诗的做法不屑一顾。他说,为了写而写的诗、硬写的诗,不是好诗,只有从心底流淌出的诗,才称得上好诗。

对卢卫平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要说高产“诗人”,古代非乾隆皇帝莫属了。据说,他一生创作了40000余首诗。令人尴尬的是,却没有一首广为流传。原因何在?多是无病呻吟、附庸风雅而已。即便才华卓绝的诗仙李白,也不过留下1000余首诗,而这千余首诗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成为妇孺皆知的文化瑰宝。

有一个有趣的例子,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在其80岁高龄时仅仅靠着163首诗歌,就获得201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而到他2015年去世时,前后加起来,也不过创作了200多首诗。

由此可见,衡量一个人的文学水准,与创作数量无关。诗歌如此,其他文体亦然。

时下,很多作家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往往陶醉于“著作等身”,却很少有人自问:这些著作有多少传播出去了?又有多少被人记住了?当文学创作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事业,出版书籍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自费出版四处赠送自我愉悦成为流行时,作品的多与寡,早已不能与创作水平画等号了。

文学创作中重量不重质的现象,与网络文学“零门槛”“草根性”“娱乐性”的带动有关。一部网络小说动辄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因为字数多少就意味着报酬的多少,少数网络作家也因此步入富裕行列,从而引导更多的人效仿注水写作体裁雷同内容雷同的长篇小说,网络文学作者更是高达1400多万人。在大量网络作者的带动下,追求数量多、篇幅长就成了一种创作风气,并呈大火燎原之势。此外,重量不重质也与功利浮躁、快节奏的社会现实有关,很多作家迷失其中,失去了平常心、失去了冷静,失去了“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的耐心。这也导致当下文学出现了有“高原”缺“高峰”、有“口水”无“口碑”的现象,其背后根本原因是写作变得浮躁起来,它被当作追名逐利的工具。

文章不在多,贵在精。过去,很多作家穷其一生,也仅写出一本书,如《红楼梦》《飘》《呼啸山庄》等等。然而,这些作品不仅名动天下,而且经过岁月的过滤,愈加光彩夺目,所谓“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大抵如是。作家丁玲在给一位业余青年作者写信时谆谆告诫:“写文章不是要多,而是要好。过去有一个外国作家对我说过,鞋子要一百双差不多的,不要只有一双好的。而作品相反,不要一百篇差不多的,只有一篇好的也行,我认为这是对的”。她的观点,也被称之为“一本书主义”。重质轻量,应成为作家的座右铭。

文学创作需要下苦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注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般人自然下不得这等功夫。但如果不把作品的质量与水平、深度与广度作为创作的主要追求,不是把千锤百炼、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打磨当成出精品力作的“不二法门”,而去片面追求数量,即便偶尔有点小收获,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终究只会产生更多的文字垃圾。

“麦秸垛子倒大,压不死个癞蛤蟆。”,这是乡邻评价外强中干之人的一句俗语,与之对应的,则是“秤砣虽小压千斤”。作为一名作家,应当掂量掂量这两句话的分量。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