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笔书写“宁波帮”品质
本报记者 郁进东

邱智铭创建的贝发集团有限公司已领军文具行业20多年,公司以科技创新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品牌创新巩固了我国文具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因此,贝发集团也成为奥运历史上首家文具赞助商。

1993年,36岁的邱智铭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只有30多名员工、机器设备落后的家庭作坊式企业,今天这个家庭作坊式企业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制笔企业。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目前贝发集团每年有180个品种30亿支笔走向海外市场,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39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次获得全球产品创新奖、全球最佳供应商奖、顶级供应商奖等国际奖项。

我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400多亿支笔,占全球市场的80%。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让邱智铭始终保持警醒。仅以圆珠笔为例,九成笔尖球珠需进口,八成墨水从日韩进口,笔尖球座体的生产设备更是百分之百从瑞士、日本进口,成为制约我国制笔行业向高端发展的瓶颈。

邱智铭说,“笔也怕‘三高’。第一是笔怕高温,因为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漏墨;第二是怕高海拔,因为海拔高了,笔也容易漏墨;第三是怕高湿度,因为湿度高了,笔里的油墨跟空气中的细菌进行发酵,发酵以后书写的时候就会断断续续”。

不甘人后的贝发集团潜心钻研,与太钢集团等企业合作,先后解决了笔头及油墨问题。如今,贝发笔已实现百分之百“中国制造”,笔芯的保质期从2年延长至5年以上。同时,贝发集团在国内首创自动锁墨系统,使油墨的触变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解决了书写时不连贯、漏油等问题。从G20峰会元首笔到金砖五国峰会用笔,贝发集团用一支支精美的国产笔,逐渐甩掉了以往“低端”的帽子,迈向中高端市场。

邱智铭带领贝发集团致富思源,勇担社会责任,公司累计捐款捐物超亿元。比如向贵州台江县捐款修建了两所贝发希望小学,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600多万元,协助组建民建企业家协会,并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

邱智铭说:“我们对企业发展有信心,对宁波发展有信心,对国家发展有信心。我们不但要把宁波好的人文精神传承下去,而且要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大胆探索开拓进取,为年轻人,为中小企业发展树立榜样。”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