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创新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南理工大学与顺德共建科技园
成果落地开花 企业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 张建军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场景。
本报记者 张建军摄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争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际国内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

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的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以下简称顺德创新园区),这里也是广州大学城卫星城产业社区。通过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推进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工作,顺德创新园区逐渐发展成为“科技顺德”展示的窗口、一流创新创业人才汇聚的高地、校地共建共赢的标杆。

“入驻园区的都是科技型企业,每个企业都有众多科技人才和项目,为顺德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在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副主任、华运通达公司董事长虞将苗看来,创新园区落户顺德,对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推动产学研合作

2017年7月13日,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双方商定将华南理工大学“一流工科”资源导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之一的顺德,将新兴产业与顺德的优势产业结合,促进顺德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不断创新突破。

2018年1月,顺德创新园区正式开园运营。“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主要平台和重要窗口,顺德创新园区聚焦广东、顺德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及领域,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生物环保、网络和大数据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佛山市顺德区华工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尹余生表示。

如今,顺德创新园区的一批企业正在快速发展。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科技有限公司的高韧超薄路面沥青材料已在超过500万平方米的路面得到广泛应用,实施案例包括港珠澳大桥珠海人工岛通道、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广东自华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定型和规模生产,拿到2000多万元订单。

“科技创新结合点在企业,主阵地则在园区,所以要发挥创新园区在产业转型、人才集聚、培育创新主体、加速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以产业结构为导向优化人才结构,把引才、引资、引技、引项目有机结合,实现园区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良性循环。”顺德区区长彭聪恩表示。

通过“科学家+企业家+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模式,顺德创新园区将推动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人才、团队和项目向顺德汇聚,同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向国际市场拓展,实现“创新中心+智造基地”的双轮驱动,培育新业态、发展新动能,力争通过5年的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际国内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

提供全方位服务

“选择将企业办在顺德创新园区,是因为这里的科研技术、相关配套都比较齐全,对我们这些初创企业来说,可以免去很多麻烦。”智汇云天(佛山)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胡琨说,很多公司运营需要处理的日常事务都由园区解决了。

成立于2018年11月的智汇云天公司是一家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IT企业,主要提供智能成套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创办企业,公司总经理徐国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顺德创新园区搭建起技术支撑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多元化投融资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5大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快速成长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和支持。

截至目前,顺德创新园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高端人才89人、企业30余家,涉及机器人、计算机和大数据、节能环保、能源管理、环保技术制品、膜材料制备及应用、智能系统开发等领域。

“下阶段,我们将重点引进华南理工大学海外一流创新创业团队、科研人员成熟的技术成果、拔尖青年学生创业项目等,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培养。”尹余生说。

顺德区科技局局长谭素表示,作为创新资源的集聚地,顺德创新园区承载着落实产业规划、支撑区域经济、促进创新创业、培育科技型企业等功能。目前,顺德正逐步实现研究团队本土化、研究成果本地产业化,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创新资源向本土集聚,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向上突破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