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广告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19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告

70年,东莞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县“蝶变”为创新要素汇聚的国际制造业名城。

利用外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与自身优势,东莞制造“借船出海”,涌向全球每个角落。

一大批科技创新企业在东莞加速成长,至2018年底,东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790家,仅次于北上广深。

东莞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新兴领域布局面向未来的产业。

新中国成立初,人称“肥仔秋”的东莞麻涌镇食品站站长钟沃秋,一手做腊肠的好手艺闻名十里八乡。70年岁月悠悠,三代人坚守传承,“肥仔秋”品牌“靓嘢”口碑传遍了大江南北。如今,以肥仔秋、华美、徐福记等知名品牌为代表的东莞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已位列东莞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改革开放初,与深圳仅一箭之遥的东莞长安镇,每逢隔壁深圳有企业开张就传来震天动地的鞭炮声,令小镇人深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40年弹指间,长安干部“偷渡”香港招商引资的故事已成传奇,“蓝绿兄弟”OPPO、vivo两大智能手机品牌从小小的乌沙社区走向世界,成就了长安人“童年时想破胆也想不出”的梦幻般的奇迹。

东莞,一座因制造业而兴的城市。良心、匠心为秘籍,是“东莞制造”70年不变的灵魂。改革、开放为利器,是“东莞制造”40年深刻的印记。

从一个地区生产总值仅6亿元的农业县,蝶变为经济总量突破8000亿元的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成为祖国70年沧桑巨变的精彩缩影。一代代莞邑儿女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海纳百川的胸怀、厚德务实的精神,书写着“东莞制造”的传奇故事。到如今,东莞以占全国0.03%的土地、0.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0.9%的GDP、4.8%的外汇收入,吸纳了全国0.9%的就业人口,凸显了对全国经济“小牛拉大车”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间,东莞处于鱼米飘香的农耕岁月。虽然工业基础薄弱,但勤劳聪慧的东莞人在桑基鱼塘的传统农业之外,利用靠近香港的地利,将五金机械、莞草织品、烟花炮竹、腊肠等加工品出口外销,1978年外贸出口达3938万美元,为“东莞制造”的厚积薄发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东莞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契机,大胆创造出“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利用外资“借船出海”,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奇迹,以“世界工厂”形象深刻影响着全球制造业的进程。在全国率先设立“一站式”企业服务办公室、率先建造“集资建桥、过桥收费”的地方公路桥、率先由地级市投资兴建高速公路……“敢为天下先”的东莞人肩负起中国改革“试验田”责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进行着体制机制的开拓性探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东莞制造”遭遇寒冬:海外订单减少、企业利润下降、代工企业关门,兴盛一时的加工贸易“东莞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水深浪急,方显弄潮儿本色。东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响了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突围战”。开创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法人企业的崭新模式、承担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重任、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从“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转变……一次次“破冰行动”中,东莞成功破解了加工贸易转型难题,变“借船出海”为“造船出海”,“东莞品牌”涌向世界各个角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在全国率先启动“机器换人”计划,相继出台“倍增计划”“非公经济50条”等一系列重大产业政策,从全球产业链的底端,跃升为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实力参与者。

今天,一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激越地响彻莞邑大地。

这是大与小的协奏。走出了OPPO、vivo的乌沙社区,面积不过10平方公里,却茁壮生长着600多家企业,其中,近一半都是智能手机配套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以“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引起全球瞩目的华为终端,在其松山湖基地周边,同样有众多手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逐水草而居”……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星月同辉”的格局,为东莞赢得了“全球四部智能手机有其一”的产业地位。

这是内与外的共振。经历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风云变幻的一次次洗礼,东莞依然是外资青睐的热土。目前,世界500强外资企业有86家在此投资办厂,在东莞投资的外企已超过1万家。与此同时,多年苦练“内功”的民营企业积极扬帆出海,以开放的姿态伫立于世界舞台。华坚集团在“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建立的华坚国际鞋城,从开工到投产短短3个月,就使得当地皮革产品出口增长了57%;另一重大项目“埃塞—中国华坚国际轻工业城”也将于2020年全面竣工。“未来我们将把成功案例带到更多国家,实现在全球最不发达地区解决10万人就业的目标!”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满怀信心。

这是量与质的齐飞。“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是东莞曾经的自豪,品质、品牌、标准是东莞今天的追求。1949年在香港出生的得利钟表董事长梁伟浩,扎根东莞30多年深耕表业,从代加工到“卖品牌”再到“卖标准”,目前公司不仅年产成表360万只,还在瑞士开办工厂,立下“现在到瑞士买手表,未来到中国买手表”的宏愿。现如今,东莞不仅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数量居广东省前茅,而且实现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2.3%,推动制造业“量质齐飞”,不断向高端化迈进。

这是新与旧的变奏。“中国造纸名村”潢涌村,开创了以废纸为原料生产可再生环保包装纸的“变废为宝”循环经济模式,让传统的造纸产业重焕绿色生机;“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建成、南方光源动工,国际一流的大科学装置接踵而至,发挥“磁场效应”,吸引着全球精良创新团队聚集东莞……如今,东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正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力争培育出若干个千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

站在70周年的新起点上,一卷崭新的蓝图徐徐展开。

2019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前不久,东莞又获批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肩负起了在制造业要素供给领域担当改革“探路先锋”的重任。东莞,将保持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状态,奋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杀出一条血路”,创造无愧于先辈、不辜负后人的成绩,让千年古邑、制造名城焕发出新的夺目光彩。

(数据来源:东莞市委宣传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