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走基层一线 看改革落实”栏目,报道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采取的举措,展现人民群众从中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初秋时节,在贵州省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村口四望,漫山皆黄,金灿灿的刺梨果挤满了大小山坡,村民们脸上堆满了丰收的喜悦。
年逾古稀的老党员任德旭没想到,“石旮旯也能长出‘摇钱树’,小小刺梨果,让村民生活实现大变样。”
地处乌蒙山区深处的贾西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3.8%。2014年,贾西村敢于“吃螃蟹”,削减玉米等低效作物的种植,改种刺梨。经过5年发展,该村刺梨种植面积达1.35万亩,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
贾西之变,是贵州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决战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2017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要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创新有利于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降低资源环境利用强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体制机制,形成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贵州这样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地贫困省份而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既关系到贫困群众的脱贫大计,更关系到全省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认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靠传统的、常规的办法来抓农业结构调整,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带有革命性的举措来促使全面变革”。
去年以来,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紧盯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等“八要素”,在全省范围内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奋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迈向专业化、现代化发展轨道,在绿水青山间种出“摇钱树”,既带动了农户增收,也推动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018年,贵州共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785万亩,替代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667万亩,带动全省160.8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348元,推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9%,增幅居全国之首。今年,该省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调减500余万亩玉米种植用于发展经济作物。
不种玉米种什么,产业选择是关键。贵州充分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先后制定出台了蔬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产指导意见,由县确定主导产业,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发展;对那些基础好、市场潜力大、有龙头企业带动的高效作物,则整村、整乡集中连片规模化推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产业专业乡镇和村。
在资金支持上,贵州将财政投入更多向农村产业倾斜,向绿色的、扶贫带动效果好的产业倾斜,整合财政资金发挥好“指挥棒”“吸铁石”作用,引导金融和工商资本投向乡村产业。上半年,该省种植业投资同比增长29.1%,林业投资增长24.4%,畜牧业投资增长30.8%。
农产品要带动富民增收,既要种得好,更需卖得好。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过程中,贵州一方面积极开展农产品进机关、学校、社区、医院、企事业单位、超市、军营“七进”活动,不断搭建农校对接、农企联盟、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餐对接等平台,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基础订单。另一方面,贵州积极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既着力打造一批优质区域公共品牌,又想方设法提升“老干妈”、都匀毛尖等既有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不断走进珠三角、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目标市场,推介贵州农产品,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农民的利益如何维护?贵州省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为统揽,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明确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份额,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土地流转、订单生产、劳动力务工、入股分红等收益,实现持续增收。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测算,全省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相比传统种玉米,平均每亩新增纯收益3000余元。今年上半年,该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45.53万户贫困人口增收,户均增收8200余元。
如今的贵州,“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成为农民选择产业的重要考虑因素,一些地方“农村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正在加快改变,充满希望的特色产业正在加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