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19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农民 礼赞丰收
本报评论员

岁在己亥、时值秋分,今天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神州大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全国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这是亿万农民自己的节日,也是举国庆祝丰收的节日。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去年首次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力激发了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热情,调动了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庆祝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的时候,更要读懂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节日,是社会记忆的载体、是文化发展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投射。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着最鲜明的核心价值内涵,镌刻着最鲜活的“三农”情怀印记。它以丰收为主题,汇聚人们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它以农民为主体,向世界传递中国农业的力量和中国农民的智慧。它以节为媒,促进产业大发展、市场大繁荣、环境大改善、文化大提升。

我们致敬农民,是因为农民的奋斗,顶天立地;农民的创造,惊天动地。农民端稳了中国饭碗。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农民的耕耘下,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如今,他们仍在用乡愁情感抚慰人们的“心”,以稻田林地涵养人们的“肺”,产绿色食品滋补人们的“胃”。农民对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作出巨大贡献。高楼大厦、高速公路、港口桥梁大多是农民工建设的。他们用辛劳和汗水支撑了中国制造。广大农民还以包产到户开启了改革的进程,做出了兴办乡镇企业的创举。

我们礼赞丰收,是因为丰收的文化习俗历久弥新,丰收的时代精神催人奋进。文化习俗方面,从远古先民击壤而歌,到历久成俗的“籍田礼”,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传统习俗绵延不绝。农民对土地的敬重和对劳动的热爱,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乡土民俗的感动。时代精神方面,当代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物产丰富、底蕴深厚,各地区各民族的农民群众庆丰收、享丰收、话丰收、晒丰收,真正成了节日的主角。金秋时节充分展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出新时代的农民精神风貌。

全面小康离不开农业兴旺。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忘农村,不能没有亿万农民的梦想构筑。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未来,我们更要尊重农民、帮助农民、支持农民,让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冀望,其所形成的共同的社会心理,必将激励中华儿女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阔步向前、再开新篇。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