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士德,1928年出生,1947年任东北书店牡丹江分店经理,1954年调入新华书店总店,后任总店副总经理。
高宏宇,1996年出生,文学爱好者,2018年大学毕业,2019年到pageone书店工作。
荀祖培,1923年出生,1949年在昆明至开远段列车任列车员,后任昆明客运段四车队队长。
薛燕,1990年出生,2013年参加工作,现为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昆明客运段高铁三队列车长。
图① 北京pageone书店一角。 李 哲摄
图② 曾经的新华书店一角。
图③ 中国人民银行旧址。
图④ 今天的中国人民银行。
(资料图片)
图⑤ 1996年的火车车厢。
图⑥ 1994年的火车车厢。王福春摄
图⑦ 杭州湾跨海大桥。
(资料图片)
付克恭,1933年出生,195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工作。
朱戎秀子,1991年出生,2016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国农业银行北京朝阳路支行个人客户经理。
书店总有一份惊喜等着你
本报全媒体采访组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国人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匮乏。70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蓬勃发展,日趋繁荣。以图书出版为例,2018年,有图书品种51.9万种,总印数100.1亿册(张),为1950年的42.7倍和37.1倍。于1937年在延安创办的新华书店见证了我国文化事业70年来的发展变迁,而近年来城市里兴起的时尚书店则探索出实体书店的另一种“活法”。
今天我们请来原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郑士德和年轻的书店从业者高宏宇,为大家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书店发展变迁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
小高:您在新华书店工作了一辈子,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郑老: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们新华书店的代表当时就在城楼下西侧,面向广场,清楚地看到欢呼的人群,每个人都非常激动。
3天后,在北京的东总布胡同10号,中央宣传部组织召开了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会议有6个代表团,作为新华书店哈尔滨分店经理,我是东北代表团10名代表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一个,那年我刚21岁。
会上,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问大家有什么要求时,北京分店经理史修德站起来说:“我们非常想念毛主席,渴望毛主席接见!”当时会场上一片掌声。看到陆定一部长没有表态,大家想当时全国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解放,毛主席的工作肯定非常紧张,被接见的希望不大。
18日下午,会议提前30分钟结束,主持人通知大家立即用餐,晚6时集合。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我以为去参加晚会,或者看电影。
北京的深秋,天黑得早。我们坐着由中型卡车改装的木棚后开门汽车,经东单沿着长安街一路向西走。车里比较挤,我们都坐在小马扎上。不久,汽车进入新华门,我看到路两边都是水,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后来大家下车,进入一个小红门,上面挂着“丰泽园”的匾额。进了院子,看见一座古香古色的5开间平房,门上匾额写着“颐年堂”。这时有人告诉我们,这里就是中南海,是党中央所在地。
我们一共70多个代表排成三排,很快,毛主席来了,穿着藏青色呢子大衣,神采奕奕。当时,我们高兴极了,没想到毛主席真的接见我们了。
当点到我时,我从队列出来,走到毛主席跟前。毛主席跟我握手说:“噢,青年团员。”其实,我1947年已经入党了,因为娃娃脸,看起来像十几岁。现在想想,当时毛主席说我青年团员后,我应该回答一句,我是共产党员。但是忘了说了,太激动了,脸涨得通红。
70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毛主席能在百忙中接见我们,说明了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
书店门口天天排长队
小高:新中国成立之初,书店是什么样子的?买书的人多吗?
郑老:那时的书店有两个人就可以开起来,一个经理,一个会计,之后再在当地招聘两三个服务人员就行了。不像现在,连县城里的书店都需要几十位工作人员,还忙不过来。那时,一本书就卖几分钱、几毛钱。买书的人不少,有干部、解放军、知识分子,也有普通群众。那时候文化普及程度还不高,知识分子不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包括县城里的书店都改为新华书店,毛主席给新华书店题了字。当时我所在的哈尔滨书店改为新华书店哈尔滨分店,书店内部设立门市股、会计股、支店股、邮购股、总务股、服务股。我们分店比较大,有70多人,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和我年龄相仿的中学毕业生,20岁上下,年龄最大的才27岁。那时候中学毕业就是知识分子,现在可不行,至少得大学毕业才能算是知识分子。
仅过了一年,新华书店的图书发行就超过了民国出版业最繁荣时期。新华书店的书便宜,种类多,门口总是排长队购买。私营书店就不行,没人去。后来私营书店逐渐改成公私合营书店,在店门口挂个牌子,告诉读者,这里也是新华书店。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引发一书难求,印刷厂日夜加班赶印相关书籍。很多人连夜在新华书店门口排队,门一开,买书的人像潮水一样涌进来,很多书店不得不临时发放购书卡限号购买。
读者为啥“用望远镜看书”?
小高:70年来,书店变化最大的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老:改革开放以后,书店变化很大,比如说提高服务水平,实行开架售书。1978年,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画了一幅漫画,登在人民日报上,画的是一位读者在书店用望远镜看书,其实就是批评新华书店。
为什么用望远镜看书呢?因为离得远,书架和读者之间,有柜台玻璃隔着,很多读者都看不清到底有哪些书。这幅漫画讽刺说,到书店买书需要带个望远镜。
其实从新中国成立初年,就争论过这个问题。有些人认为,要看书到图书馆去看,书店是卖书的,不是看书的地方。改革开放后,书店越来越重视服务,闭架售书成为历史。
再一个重要改革就是利润留成。1979年7月1日起,全国新华书店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试行全行业利润留成,上缴50%利润,留下50%利润。当年,财政部文教司司长说:“在国有企业的各行各业中,只有新华书店试行全行业利润留成,希望总店抓紧抓好。”
这项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新华书店的发展,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焕然一新,改变了之前“少、小、危”的面貌,县级书店都盖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上世纪90年代后,积累的资金多了,大城市的新华书店盖起了八九层、十几层的大楼,图书种类更是达到了几十万种。
电商时代书店如何突围?
小高:现在很多人在网上买书,都不去实体书店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郑老:买书不是买沙发,必须要翻看才知道好不好。现在有很多书店都是24小时营业,读者去了随便看书,我有时候也到书店去翻看。但是书店仅靠卖书很难盈利,现在大的书店都搞一些非图书商品,比如文具什么的,以后文化创意越来越多,书店才好发展。
小高:今天的书店与过去不同,它们面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市场环境。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很丰富,书籍也不再稀缺。为了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实体书店,阅读空间的打造十分重要,装潢、布局、书籍摆放等都会影响和提升读者停留阅读的欲望。
“书+X”是现在很多书店的经营策略,X可以是茶室,可以是咖啡馆,也可以是黑胶唱片室等。我觉得书店的多元化经营并没有削弱书在书店里的主导地位,反而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带来一种美好的沉浸式体验。
如今,我的很多同龄人都沉浸在电子媒体中,但事实上,书籍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可以让人静下心来去接受知识,感受不一样的社会,感知不一样的人生。在快节奏的今天,虽然很多年轻人是单纯为了打卡而来,但美好的书店总会把他们吸引到阅读中去,让他们走的时候不忘带上一本好书。
从手工账簿到“掌上”银行
本报全媒体采访组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胜利推进的同时,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金融领域打响。同年底,人民币基本占领大陆市场,物价开始企稳,经济顺利过渡,新中国金融体系的构建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与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相比,银行业是唯一贯穿70年发展的金融产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银行业的成长壮大有效支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今天我们请来在银行业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先生付克恭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年轻从业者朱戎秀子对话,为大家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银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一家银行管全国
付老:你才工作3年就当经理啦?我像你这么大时可没当过经理,一直是在县支行工作。
小朱:我只是客户经理,给您理财的那种。
付老:客户经理也是经理。
那时候没有这么多银行,很长一段时间里,就独此一家——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所有银行业务。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当时行长是南汉宸,也是解放后第一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我是1950年9月参加工作,一生都在银行工作。那时候全国有六大区行,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我在东北区行。1954年撤大区成立分行,我们东北区行撤销,成立了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分行。一直到1956年,我都在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支行,支行的具体工作都是围绕省分行下发的业务来开展。
说到人民币,当初是多个地区发行,东北发行的是流通券。从1950年、1951年起,国家开展了几次币制改革。1955年币制改革后,新的1元人民币相当于币制改革前的1万元。
人民币当枕头
小朱:您原来是做贷款业务的吗?
付老:对,农业银行贷款简称“农贷”,主要向农民个人放款,如农民张三李四生产生活有困难,我们就下去给他们贷款。实际贷款数额很少,拿现在人民币来说就是几块钱,最多几十块钱。春贷秋收,即春天贷秋天收。
秋天是回收贷款的旺季。秋后农副产品上市,农民有了收入,就有钱还贷款了。一到秋收,我们做贷款的人就挨家挨户上门收贷,收上来的钱都装在背包里。因为距离营业所远,当天回不去,为了安全,晚上睡觉时就把背包当枕头,那时候治安状况还不是很好。
那个年代的银行业务除了放贷,还有储蓄。农民也有富余的钱,有的家庭生活好的,卖粮的钱多的都存到信用社或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同样是上门揽储,同样是把收上来的存款放背包里,白天背着,夜晚睡觉枕着。三五天才回一趟营业所上交。
小朱:从营业所到村里收贷款,都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付老:开始是徒步走,路程大约40里到50里。条件好一点了就骑自行车,再后来改坐车,坐的是那种胶皮车。
营业所对收上来的钱款有库存限额,超出部分必须上交支行。那时候,超出限额的钱款也是打成包背在身上去支行。坐火车去送那是条件好的,也有坐大板车和公交车送款的,还有徒步到县支行送款的。
小朱:原来的银行工作还是非常辛苦的,甚至有一点危险,不像我们现在在营业机构工作,有报警装备,有防弹玻璃,还有振远护卫押运,感觉过去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见着牛才能放贷款
付老:上世纪50年代,我的主要工作是向个体户放贷款。
那时候,贷款都是随着物走,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叫钱物结合。比如,农民种地需要简单的工具和牛马车等,但购买有困难就申请贷款。银行工作人员会问:“你贷款干什么?你买生产资料?你说买牛,牛在哪?”在确定有牛后我们才能贷款给他。
和现在放贷比起来要繁杂多了。现在放贷就是转一下账,连现金都不用拿。那时候转账必须从窗口取出款来,然后再到另一个窗口存入。
小朱:现在银行给用户放贷款的操作程序是,用户先在线上申请,银行根据大数据测算,判断该客户属于哪种类型。比如,在农行代发工资的客户、缴纳公积金满两年以上的客户等,通过大数据测算,可以看到这个客户对应有多少贷款额度,在线上就可以实施贷款发放。
付老:现在是真先进。我们那时候也提倡“三查”制度,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和现在不太一样。比如,为了支持养鸡场贷款养鸡,工作人员必须亲自去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养鸡场,才能确定是否放贷。
买国债不图利息
小朱:我记得小时候,有很多人包括像我父母年龄的人,会排队去银行买国债,每到卖国债的日子,银行里的人就特别多。
付老:现在也是。国债保本保息,收益稳定,和理财不一样,有的理财会亏本。
当年最早发行国债时,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都要带头买,一般老百姓不买,有钱宁愿在兜里放着。当时买国债可不是为了利息。
那时在农村,每到秋收卖粮时节,银行工作人员就会去老百姓家动员买国债,支援国家建设,当时国债的利息还比较高。现在不一样了,国债都是老百姓排队抢着买了。
小朱:中国人喜欢存钱,您工作的年代也是这样吗?
付老:也是存钱。那时候像我在银行工作是挣工分,一个月76个工分。每到月底,国家公布这个月1工分是一毛六或者一毛七,然后按本月挣的工分合算成拿多少钱。那时候伙食费比较便宜,一个月七八块钱就够。想办法省吃俭用,剩下个3块5块的,就存银行,那会儿都是这个观念。
买东西不用掏钱了
小朱:我工作3年了,3年中我感觉来银行办理业务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因为现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很发达,银行很多业务在手机、电脑上都能办理。比如像交水费、电费、燃气费等都可以用手机支付,包括给别人转账也能在手机上直接操作。
付老:这种变化非常好,我现在出门也不带钱包了。像买东西、吃饭等不用掏钱,用手机扫码付款即可。
现在一部手机把存款放款审核都解决了,将来银行是不是没用了呢?我们也议论过,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银行会有新的业务开展。
小朱:很难想象,离开高科技的工作环境,像您当年的那些经历,如果放在我们年轻人身上,不知道还能不能有您那股干劲和冲劲?
付老:能有,会比我们做得更好。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没什么经验,特别在农村,究竟怎么搞银行,怎么办农行,怎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那是大课题。近年来,我感觉银行的发展有很大进步,相信你们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从“米轨”到高铁的铁路奇迹
本报全媒体采访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铁路努力奔跑,追梦前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截至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比新中国成立时的2.2万公里增加了10.9万公里,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建成了世界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2018年,中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8000多列次,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33.7亿人次,电气化率、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等指标均居世界第一。
今天我们请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的老列车员荀祖培和年轻的列车长薛燕,为大家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发展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荀老:1949年,我值乘的是昆明到开远的列车,那时候的轨道是米轨,很窄,速度很慢,每小时仅能行驶25公里,每天早上10点钟从昆明发车,晚上七八点才能到达开远。
小薛:米轨就是一米宽的轨道吗?我们现在大部分铁路都是标准轨了,标准轨道是1435毫米。
荀老:是的,1910年,滇越铁路滇段正式通车运营,这是云南的第一条铁路,当时的轨道就是米轨。现在,我们国家只有云南省还剩下几条米轨在运行中,其他地方都看不到这种轨道了。当年除了米轨,还有更窄的寸轨,车厢内非常窄小,两个人对面走来,都必须侧着身才可以通过。
最初的火车都是大火车头,靠烧煤来运行,每到火车钻进山洞时,煤烟就十分呛人。列车员的工作除了服务旅客,还需要加煤加水,非常辛苦,现在这些都不需要了。
小薛:现在的铁路都是利用高压电,列车靠电力牵引。动车时速可达250公里,高铁可以达到380公里每小时。
荀老:滇越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国际米轨铁路,这条窄轨铁路从越南海防港铺到云南昆明,全长854公里,被当时英国《泰晤士报》誉为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列的“世界三大工程奇迹”。伴随着铁轨和列车的几次升级换代,如今这条古老的铁路依然活力四射,还在为旅客、地方建设服务着。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铁路得到了较快发展,成昆铁路、贵昆铁路等铁路线相继建成。滇越铁路历经多次修复重建,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提升。河口作为滇越铁路中国段的终点、通往越南的起点,在铁路大动脉的发展中,成为“用火车拉来的旅游城市”。
近年来,河口的铁道双轨由窄变宽,再经变宽的准轨接入全国高铁网,为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5年来,河口旅游人数从100多万人次增长到5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0.04亿元增长至62.6亿元。
从米轨到准轨再到高铁,从绿皮车到空调车再到高铁动车,云南铁路一路奔跑进入新时代。是火车打破了云南地险路狭、人马难行的窘境,让昔日全国路网的“边陲末梢”悄然转变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枢纽和前沿。
(本报全媒体采访组成员:李哲、高兴贵、雷雨田、胡达闻、覃皓珺、姜天骄、实习生陈鹏仲、实习生刘伊。执笔: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