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算绩效信息要更具体
本报记者 董碧娟

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外部评价,提高预算绩效管理质量。

“我国预算规模增长迅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既是创举,也面临着极大困难和挑战。”9月19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预算绩效管理国际研讨会上说。当日,国内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国家治理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展开研讨。

据介绍,2018年9月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正式印发。《意见》实施一年来,在中央层面,所有中央本级项目、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以及专项转移支付都实行了绩效目标管理;预算执行中,中央部门对所有本级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行“双监控”;年度终了,中央部门和地方对照年度绩效目标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实现了预算绩效全过程闭环管理。中央财政还建立了重点政策和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加强结果应用,推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进完善政策。

在地方层面,《意见》出台后,各地区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一批可供借鉴的绩效管理新举措、新方法。如,北京全面实施事前绩效评估,探索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浙江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财力用于急需支持的重点事项,推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广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共性和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此外,2018年全国扶贫项目资金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不仅解决扶贫项目资金“最后一公里监管难”的问题,也为市县层面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介绍,我国大口径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已达到30%左右,但预算绩效管理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绩效评价指标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又易于操作?绩效信息如何应用?跨部门资金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进一步合力探索和研究。与会专家也指出,当前市县政府部门普遍存在预算绩效意识和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绩效自评不够严格规范,绩效信息向社会公开不足,绩效责任约束作用不强等问题。

对此,许宏才表示,“要持续改进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提高科学化水平,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外部评价,提高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全周期跟踪问效,对交叉、重叠、执行率不高、效益低下的项目和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压减,杜绝任性花钱。”

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建议,要公开更加全面具体的预算绩效信息。应当从制度层面作出规定、提出要求,在满足管理需要的同时,部门单位必须公开适应内部人员及社会不同层面需要的、更为全面具体的、能看懂更有用的预算绩效信息。在大力推进第三方预算绩效评价方面,要确保承担评价的第三方必须相对独立,在知识、能力、经验和操守等方面是真正合格的第三方。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