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海洋牧场,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海产品需求,也是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具有发展海洋牧场的优越条件。
通过增殖放流、环境监测、水下监视等技术手段运营和管理渔场,建立人工可控的海洋牧场,可以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持续增长。近日,2019中韩海洋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青岛举办,与会专家们围绕“海洋和海洋观测技术”主题,为海洋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海洋牧场是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养护和海洋渔业于一体的海洋农业新业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涛认为,生物资源养护是海洋牧场建设最核心的内容,“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开展以人工增殖为主的资源恢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养护实现自然增殖”。
张涛介绍,我国规模化增殖放流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放流品种约为50种,年放流总量超过250亿单位,主要是对虾、梭子蟹、贝类等,以满足生物资源捕捞需求。但我国增殖放流活动目前仍存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放流效果怎么样?为什么放流这个物种?放流前的评估依据是什么?这些都存在一定盲目性。
如何实现人工增殖放流由定性粗放向定量精准转变?张涛表示,对生物资源的评估和预测将在海洋牧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观测、调查和评估以构建海洋牧场的模型,利用模型我们可以进一步预测海洋牧场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科学设计和投放人工鱼礁等,以建设基于生态系统恢复的海洋牧场。”
“人类在开发海岸带获取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据统计,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处于亚健康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占比为75.2%。”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陈令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对海岸带环境的分析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认知海岸带规律、支持海岸带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针对海洋牧场水下生态环境“看不见、测不准、不可控”的难题,陈令新介绍,他所在的研究团队研制出海洋牧场多水层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仅需一套环境要素传感器,就可以通过对不同水层的周期取水,实现对生态要素的实时监测。“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覆盖全球海洋和重点海域的立体观测网络正在逐步形成,海洋科学也越来越趋向于长期的连续观测,将为系统性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韩国海洋大学教授、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责任研究员明正求对此亦有同感。他介绍,韩国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海洋牧场建设阶段。目前,海洋牧场里每个渔礁的位置、水深、日期和材质等信息都能被监控,从而形成履历表开展跟踪管理。包括运用物联网技术在手机上查阅多种鱼类在白天和夜晚的行为有何不同等。“通过最初的资源调查,到建设海洋公园、保护区,推动养殖产业发展等,我们一点点地在海洋牧场里增加可承受范围内的附带功能,做到人与海洋生命体共赢,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文鱼属冷水鱼,最适合生长在15℃至18℃的水域中。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因夏季海域水温较高和技术装备限制,只能望洋兴叹。与此同时,我国黄海存在一个巨大的夏季冷水团,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罕见的浅水层冷水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于非在会上带来了他对《近年来黄海暖流和黄海冷水团的研究进展》。“过去,学界认为黄海暖流和黄海冷水团是独立存在的,但我们研究发现,两者其实是交叉存在的,这对于海洋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表示,海水养殖价值的实现必须遵从环境协调发展,“只有在适宜环境下才能建海洋牧场,长期且稳定的观测研究是基础,也是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
对此,张涛建议,建设海洋牧场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联动,由政府做好顶层设计、规划监管,科研单位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指导,企业承担海洋牧场建设主体,主要负责经营管理,共建海洋牧场的和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