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多部门负责人表示——
有信心有能力实现生猪保供稳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9月9日,在兰州市惠民肉食耿家庄店内,顾客在购买平价猪肉。为保障中秋节猪肉供应和价格稳定,9月7日至9月13日,甘肃省兰州市40家惠民肉食直销店推出平价猪肉,每斤最高16元。 马希平摄(新华社发)

我国有充足的物资资源、有效的政策工具、丰富的调控经验。近期,一系列稳产保供抑价政策措施的落地,将对调动养殖场户的积极性、促进增养补栏和保障猪肉市场的供给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些政策见效后,平复猪肉价格就是必然结果——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较快,引发社会关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负责人集体发声,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有充足的物资资源、有效的政策工具、丰富的调控经验,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生猪市场的保供稳价工作。近期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将对调动养殖场户的积极性、促进增养补栏和保障猪肉市场的供给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些政策见效后,平复猪肉价格就是必然结果”。

恢复生产举措接二连三

去年4月份以来,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和一些地方不当行政干预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持续下滑,今年猪肉供应相对偏紧,价格上涨较快。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分析,猪肉市场供应偏紧,直接原因是生猪产能下降。据农业农村部对400个县定点监测,今年7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9.4%,同比下降32.2%。能繁母猪是决定生猪生产能力的关键指标,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8.9%,同比下降31.9%。

针对上述问题,国办日前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从促进生产加快恢复,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保障种猪、仔猪及生猪产品有序调运,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强生猪产销监测,完善市场调控机制等六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相关部门也都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是当务之急。据介绍,农业农村部将同相关部门督促地方加快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措施,以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支持新建、改扩建规模养猪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增养补栏。支持符合条件的非畜牧大县生猪规模养殖场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督促地方落实仔猪、种猪及冷鲜、冷冻猪肉运输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同时大力发展禽肉和水产品等动物蛋白替代品的生产。

于康震表示,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将对调动养殖场户的积极性、促进增养补栏和保障猪肉供给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择机投放冻肉稳定市场

“目前中央和地方层面冻猪肉收储量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近期我们还牵头制定重要时间节点的冻猪肉投放计划,在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和明年的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假日,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彭绍宗说,经国务院同意,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推动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同时还印发通知指导地方开展冻猪肉收储工作,督促各地将储备任务落实到位。

在猪肉价格有一定幅度上涨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地方严格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有不少地方食品价格上涨达到了联动机制的启动条件,有关地方及时启动联动机制,按照时限要求,将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截至目前,各地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2.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达到1.29亿人次。

针对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的情况,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市场供应及市场价格运行情况,充分发挥“12315”价格举报投诉平台作用,完善快速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受理群众的投诉和举报,依法查处有关价格违法行为。

明确猪肉自给率为95%左右

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约占全球一半,猪肉在居民肉类消费的占比达62.7%。《意见》立足当前,对稳定恢复生猪生产供应提出措施;着眼长远,对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出要求。

从长远看,保障好老百姓的“菜篮子”和养殖场户的“钱袋子”,关键是加快推动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意见》在这方面的一大亮点是明确猪肉自给率的目标为95%左右。”于康震介绍,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为5403万吨,而全球猪肉总出口量约800万吨,不到国内猪肉产量的15%。这几年,我国猪肉进口总体保持增长势头,但即使是最高年份,进口猪肉量占国内猪肉产量的比重也仅为2%。解决老百姓吃肉的问题,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的方针。

另一个亮点,是《意见》第一次提出省负总责的总要求,强调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负总责,要求主产省份要细化猪肉稳产增产的目标,主销省份要保持一定的自给率目标。鼓励生猪主销省份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通过资源环境补偿、跨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推动形成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

此外,《意见》还明确,探索将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等纳入抵质押物范围,保障养殖用地需求,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

多重政策保障护航

生猪生产发展长期受到贷款难、用地难和粪污治理难多种因素的制约。该《意见》从加大金融政策支持、保障生猪养殖用地等三方面提供了政策保障。

“疫情发生后,中央财政及时将非洲猪瘟纳入强制扑杀补助范围,并将补助标准暂由每头800元提高到1200元。此后,陆续出台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政策。”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介绍。比如,中央财政按不超过2个百分点,对种猪场、规模猪场的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贷款给予贴息;暂时提高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保额,扩大育肥猪保险规模,等等。

“有一些地方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由,超过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给生猪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说,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农业农村部对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划定明确了多项措施:依法科学划定禁养区,不能借改善环境质量之名,随意扩大禁养区的范围;坚决、迅速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禁养规定和超划的禁养区,等等。

“自然资源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支持生猪等畜禽养殖用地的政策,《意见》就保障生猪养殖用地进一步加大了力度。概括起来,要切实保障生猪生产的用地需求,做到应保尽保。”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负责人高永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