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农场从承包农户中孕育而生并发展壮大,对其他农户的生产经营有带动作用,家庭农场主已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
□ 文件的出台为众多家庭农场吃下了“定心丸”,家庭农场发展从强化用地保障、完善财政税收等多方面迎来了有力扶持。
经国务院同意,9月9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加快培育出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到2022年,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能力和带动能力得到巩固提升。
业内普遍认为,家庭农场是最适应农业特点且最有效率的农业主体之一。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随着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其经营范围已从主要限于生产环节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不少地区的家庭农场正从粮经结合、种养结合发展到一二三产业融合。每到周末,江西省上栗县福田镇江洲家庭农场就游人不断,人们充分享受农耕文化的乐趣。当地不断壮大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把家庭农场打造成农产品生产、加工、观光、采摘基地。仅去年,县里就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
“目前,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有2.3亿户,经农业部门认定或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87.7万个。家庭农场从承包农户中孕育而生并发展壮大,对其他农户的生产经营有带动作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说,据此前农业部门对全国3000多户家庭农场的跟踪监测,其年平均纯收入不仅远高于普通农户收入,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家庭农场主已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
记者此前采访了解到,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着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土地方面,农民“惜地”思想仍一定程度存在,不少家庭农场主存在租地难、租地贵等困难。同时,家庭农场对晒场、仓储、机库等用地需求大,但设施用地指标获批较难。资金方面,季节性投入特别是支付租金和购买农机等支出明显增加,不少存在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随着文件出台,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在用地保障方面,文件提出,利用规划和标准引导家庭农场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家庭农场建设仓储、晾晒场、保鲜库、农机库棚等设施用地支持。
在金融服务方面,文件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家庭农场开发专门的信贷产品,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合理确定贷款的额度、利率和期限,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价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对资信良好、资金周转量大的家庭农场发放信用贷款。
专家认为,文件的出台为众多家庭农场吃下了“定心丸”,从保障土地经营权到强化用地保障,从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到加强金融保险服务,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健全社会化服务,家庭农场发展迎来了全面的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