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中国女工立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予阳
燕苍娜(左一)携中国女工肖像摄影作品参加大理国际影会。 (资料图片)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云南大理国际影会上,中国摄影师燕苍娜的中国女工肖像作品个展受到广泛关注。

资料显示,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达到70%以上,为全球最高。大多数成年女性包括妻子或者母亲都会选择家庭与事业兼顾,他们不仅在工作岗位尽展才华,又在家庭中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比男人付出了更多的辛苦和努力。但是,很少有镜头对准这一独特群体,尤其是那些在一线工作的女工。燕苍娜的女工系列肖像作品记录了这些女工的影像,也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档案。

把镜头对准她们

在大型国企、世界500强企业新兴际华集团总部工作的燕苍娜,46岁以前,她每天摆弄摄影机对准的大都是会议、集团领导、来访领导等。即便去生产车间也都是陪同领导去调研。

“我们眼里看到的都是漂亮厂房、先进设备、完美产品,很少去了解工人是怎样工作的,有时候领导与生产线上的工人聊天时,我们想的也是哪个角度拍摄能把领导拍得更自然一些。”燕苍娜说。

因为工作调整,燕苍娜2015年9月份起担任企业集团工会女工委员,开始服务女工,在走访生产一线女工过程中,那些被忽略的形象开始走进她的视野。

燕苍娜所在的央企有几十家企业分布在20多个省区市,有冶金、轻纺、装备、医药、应急、服务六大板块,主要产品及业务包括球墨铸铁管、管件、钢材、工程机械、纺织品、服装、皮革皮鞋、特种和专用车辆等,涵盖了制造业许多行业,集团女工达2万余人。作为女性,燕苍娜深知,她们和男性一样劳动,还要照顾家庭,非常不容易。她们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有什么愿望和期盼?燕苍娜决定将镜头对准这个群体。

女工肖像摄影第一站选择了河北石家庄,这里有燕苍娜所在企业集团的一家制鞋工厂和一家服装厂。燕苍娜的第一张女工肖像就是在制鞋厂车间拍摄的。

“一两千人的工厂,拍谁呢?我只是凭感觉。后来就看到了她。”燕苍娜说,“当我走到那个女工身边时,她正在加工流水线上忙碌着,快速瞄了我一眼,就这一眼吸引了我。”

燕苍娜支上相机调好光线后要求那位女工看自己一眼。女工快速看了她一眼后马上又去忙碌,她说话的间隙也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这让燕苍娜根本来不及对焦。燕苍娜对那位女工说,你要停下来多看我一会儿,等我对焦、然后闪光灯闪过后你再低头干活。没想到那位女工很不以为然,反问她:“那不是摆拍了吗?”

燕苍娜突然意识到自己在用过去拍照的惯性思维。燕苍娜问她:“你知道我走了大半个车间为什么单单在你这里停下来吗?”女工抬起了头,态度也缓和下来。燕苍娜告诉她:“你知道你长得有多美吗?”女工憋不住趴在工位上大笑起来。燕苍娜很诚恳地说:“你的眼神很清澈,脸上淡淡的雀斑有些调皮,这让你更加生动。如果你穿上时装走在T台上,你的气场一定会艳压群芳!”

燕苍娜真诚的话语让气氛轻松起来,这位女工的表情也更生动自然了。接下来的拍摄很顺利,她从侧面、正面拍了好几张后,把相机放到女工面前,那位女工看了照片很吃惊,“你拍得太好了,从来没人把我拍成这样”。

有了这次经历,燕苍娜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不要支上相机就去拍,这些工人不是时装模特,很少有人隆重地为她们拍过肖像,她们不习惯面对镜头。

在后来的拍摄中,燕苍娜选定目标后,就一边支设备,一边聊天,问她们多大啦,结婚没有,有孩子吗,上几年级,家里是否有老人帮忙,是否经常加班,每周能休息几天,等等。

那些难忘的面孔

从热火朝天的铸造车间到繁忙的服装加工流水线,从华北平原的钢铁厂到新疆的牧场,在一次次走近这些女工的过程中,燕苍娜看到了一个日益清晰、鲜活的女工群体。她们与男性一样在工厂工作,比男性付出了更多辛苦和努力,她们或者坚毅、或者隐忍、或者刚强、或者疲惫、或者自信、或者迷茫……她知道,自己拍到的是这些女工真实的面孔,而不是一个个面具。

“20多岁的女工眼神里多少有些迷茫,40多岁的女工更多的是坚韧。我不想过多解读她们的心绪,我觉得她们面孔本身所传递的信息已经很多,需要每一个人用心去体会。”燕苍娜说。

在这些女工的照片里,有一组新疆女工照片特别突出。燕苍娜说,“这几张都是穿工装的新疆维吾尔族女工,她们的表情各不相同。这是一个还在实习阶段的学生,有一张漂亮面孔,自信满满。这一位是刚参加工作的,眼神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鸟。这一张是新疆一家农牧公司剪羊毛的工人,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成熟、干练……”

有许多女工的面孔让燕苍娜很难忘。

芜湖一家钢铁厂的女工,她的工作是看护用皮带为高炉传送矿石、煤粉之类的原料,一天只有她一人在工位值守,燕苍娜爬上高高的楼梯才到了她的岗位。在做准备工作时,那位女工告诉燕苍娜,她在读大学的儿子也有这样的三脚架和相机,儿子整天喜欢照相,还喜欢出去旅游,她说自己的工作虽然累些脏些,但这个岗位相对收入不错,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有这份工作和这样的收入她很知足。

“她的话对我触动很大。”燕苍娜说,“原来我以为她会抱怨自己干这样的苦活儿,心里会不平衡。开始,我对她很同情,沟通后才知道,她的内心很珍惜自己的工作,很满足。”

还有一位即将退休的南京装具公司备料女工,气质很好,拍摄全程那位女工都在发自内心地微笑,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她的美丽。

燕苍娜如数家珍,给记者展示一幅幅照片,言语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位是贵州贵阳一家制鞋厂的缝纫工,气定神闲,气质不输平面模特;

这是广东阳江一家铸造厂的检验工,大专学历,很内向,女工的内敛与坚硬的钢铁形成一种对比;

这是湖北襄阳一家纺织厂女工,厂里的劳动模范,在织布机旁穿梭,目光坚定安详;

这是安徽芜湖钢铁厂的一名检验工,研究生学历,她背后就是炼钢炉,正在出钢水……

她们改变了世界

燕苍娜告诉记者,在中国女工项目拍摄中,她很受触动,一线女工真的很辛苦!她们用柔弱的肩膀,展示着惊人的倔强,支撑起所在行业的发展,展现着面向全球的“中国制造”。

那些女工对燕苍娜的拍摄也有不理解,但更多的是欢迎。因为,从来没有人这样拍过她们。燕苍娜有时会连续几个小时只对准一位女工拍摄。

以中国女工为创作对象,燕苍娜拍摄了分布在18个省区市、26家工厂近300名女工,包括纺织、服装、钢铁、建筑、食品、医药、农牧业等行业,并建立了中国女工视觉档案。

策展人安光系这样评价中国女工肖像,“在全球化的影像下,中国制造的商品影响着世界。在形形色色的工厂里,那些女性劳动者,多数情况下处在劣势,在性别上、生理上、收入上都无法与男性相比。燕苍娜用女性的视角,以关爱和平实的角度,拍下处在劳动场所的女工肖像。把这些平时容易被人忽略的人物定格,使我们获取了这些并不熟悉的面孔。这些照片,让我们未来在研究中国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劳工史以及女性角色与地位等方面提供了详实的影像样本”。

也正是中国女工肖像所展现出来的任劳任怨、朴实无华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打动了很多国际摄影节的策展人、摄影影评人。多家国际机构邀请燕苍娜带着她的女工肖像去参展。

燕苍娜告诉记者,拍摄女工的经历使她改变了很多。她说:“拍摄一线女工让我懂得要尊重每一个人,让我懂得了感恩,感谢我们可敬可爱的基层女工,感谢每一个人的付出,感谢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这些爱岗敬业的一线女工是企业里最可爱的人,她们从事的工作环境艰苦,但她们始终几十年如一日地认真工作。这些女工最大的愿望是工厂发展的越来越好,自己收入越来越高,孩子有好的出路……

“我拍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也许再过10年,这样的车间不会再有。我想,一定要把她们的影像留下来,这也是对时代的一种记录。”燕苍娜说。

未来,燕苍娜打算聚焦女工这个群体,去接触更多的工厂、矿山,一直拍下去,为中国女工立像。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