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平 通讯员 徐燕飞
浙江台州雄浩塑业的老板熊玉金急了!
实行垃圾分类后,公司生产的垃圾桶供不应求,急需采购原材料、添置设备和模具,但熊玉金有一笔600万元的贷款即将到期,资金尚未回笼。
“一到还款期头就大,还钱的前个把月,有单子都不敢接了。”熊玉金说,为了还贷,过去他只能选择利率高于银行三四倍的民间借贷寻求“过桥”资金,先还钱再续贷。明知是烫手的“山芋”,却还得咬牙拿。
这次,台州临海农商银行救了急。客户经理走访后,认为熊玉金的企业正常经营,并无欠税、失信等不良情况,遂为其办理了“小微续贷通”,无需自筹资金归还贷款。也就是说:不用先还钱,也能再贷款。最令企业头痛的“贷款到期后资金如何调头”问题迎刃而解。
熊玉金碰到的“好事”,正是浙江省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给小微企业带来的福利。针对民营企业最关心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今年以来,浙江省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加强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打通民企融资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融资总量增长、结构改善、成本下降。最新数据显示,仅农行浙江省分行,上半年就新增各项贷款1037亿元,总量达到10101亿元。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表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要以金融稳保障企业稳,以金融活促进经济活,努力在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此,浙江“三管齐下”,优化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今年上半年,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及户数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民营企业贷款比例保持全国领先。
一是精准疏通,以创新打破融资堵点。浙江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政策传导疏通工作,着力推动银行业下放信贷审批权限,优化简化审批流程。农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冯建龙告诉记者,金融机构应探索运用数字技术为企业画像,一站式解决民营企业上下游、前后端融资难题。该行依托大数据模型,推出的“小微网贷”“数据网贷”,在线直接生成授信,随借随还,目前发放贷款超40亿元,不良率为零。
二是精准滴灌,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浙江积极对接企业融资“三张名单”——需要帮扶纾困的企业名单、需要支持的优质企业名单、量大面广经营正常又需要资金的中小微企业名单,推出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金融产品,开展小微金融服务差异化细分工作,加强政银企合作,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既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又能避免“大水漫灌”,让资金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
三是精准施策,为稳企业增动能“加码”。聚焦降成本,浙江积极引导银行深化还款方式创新,在建设工程、关税支付等领域引入保险产品代替保证金,今年以来,浙江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降,转贷效率全国最高;聚焦增信心,推出贷款续贷沟通工作机制,组织各银行机构梳理形成510家贷款余额10亿元以上企业清单,开展联合会商帮扶;聚焦提质效,抓紧建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着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截至6月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11.46万亿元,比年初新增8695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82万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4万亿元,比年初新增2904亿元,增量是去年同期的1.7倍,余额、增量、户数均保持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