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元宝村:黑土地上写传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大鹏
如今的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图为元宝村一处居民小区。本报记者 苏大鹏摄
引进高端水稻品种“稻花香2号”,元宝村开启向高端农业转型的农村发展新路径。图为村民在查看苗种情况。本报记者 苏大鹏摄

小说《暴风骤雨》里元茂屯的原型——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被称作“中国土改第一村”。几十年来,在党组织带领下,元宝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铅笔、筷子产业,由贫穷的“光腚屯”一跃成为富裕的“亿元村”。如今,面对产业格局的变化,元宝村转变发展理念,稳步转型,走上了一条“精农业、稳工业、兴旅游”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续写着黑土地上的传奇。

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打破封建土地制度。著名小说《暴风骤雨》就讲述了当年发生在元茂屯的那段土改往事。元茂屯的原型,就是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几十年过去了,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被称作“中国土改第一村”的元宝村由贫穷的“光腚屯”成为富裕的“亿元村”,走出一条党组织带领农民致富的道路,续写着黑土地上的传奇。

“亿元村”的“光腚屯往事”

今日元宝村,富裕程度令人惊叹。

村里的居住区,一排排六层楼的新式住宅连成片,整洁大方。笔直宽阔的道路上,运输货车穿梭往来。篮球场、健身器械遍布村里各处广场。6000平方米的铅笔广场内,健身老者和玩耍孩童成群,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上世纪80年代末,元宝村的工业产值就已过亿元。企业多,村民打工不用进城;工资高,还有分红。“亿元村”“龙江第一村”的称呼迅速传开。2018年,全村总资产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万元。

然而,这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曾经却是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的“光腚屯”。

“咱元宝村过去也很有名,不是因为富,而是因为穷。”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对记者说,“我年轻的时候听村里老人说,旧社会一些人家穷得几个人穿一条裤子,‘光腚屯’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1946年开始土改运动,直到改革开放前夕,从《暴风骤雨》中走来的元宝村,依然是人们心中那个“光腚屯”。1978年以前,元宝村还很落后,种地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此外,还背着27万元的外债。

“‘暴风骤雨’精神在周立波笔下流传下来,成为村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为过上好日子而拼搏。”张宝金说。

从“暴风骤雨”到“燃情岁月”

从家里走路去上班不到10分钟,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工资。在元宝村金雪莲笔业公司上班的村民王少贵,如今和城里的上班族一样,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元宝村现在有20多家企业,其中既有村办集体企业,也有个人投资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以制造铅笔和铅笔板居多。村里6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人在这些企业上班,这也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村民人均纯收入中90%来自在家门口打工。

大量吸纳就业的铅笔和铅笔板企业,是元宝村引以为豪的产业。这里堪称中国乃至世界铅笔制造业重镇,目前国产铅笔中每4支就有1支产自元宝村。

提起铅笔和铅笔板产业,张宝金的思绪立即回到那段创办企业的燃情岁月。

“27万元外债,咱这个地种得再好也还不上。村民们都觉得还不上这个钱,但党员干部觉得不能等靠,必须主动担当。”张宝金说。

1988年,为了还债,张宝金和党员干部们带头筹资创办卫生筷子厂。依托当地丰富的林木资源和诚实守信的理念,元宝村的筷子迅速打开市场,几年下来竟盈利2000多万元,不仅轻松还了债,更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方向。

扩大筷子产业,新上铅笔和铅笔板产业。上世纪90年代,元宝村一年一个台阶,从大连、北京,到日本、韩国、俄罗斯,元宝村的筷子、铅笔和铅笔板远销国内外。

在最高峰时,元宝村村办企业年加工铅笔23亿支、铅笔板3000万罗,从业人员达到3500人。

村办企业的良好效益让村民尝到甜头,元宝村村民的农业税、村统筹和镇统筹等各种费用都由村里统一缴纳。2010年,村里还投资8000多万元为村民建起4万多平方米的住宅楼,近400户村民上了楼。而那时,村里资产超百万元的村民就有20多户。

近几年,铅笔产业格局发生变化,元宝村以往的资源优势不再,村办企业难以为继,基本都承租给民营企业。记者在元宝村了解到,民营资本介入后,解决了村办集体企业的后续发展难题。2018年,这里依然占据着国内铅笔板的一半产量。

元宝山制笔厂厂长于宪臣说:“正是有像张宝金这样的党员干部,领着我们去闯去干,不错过改革机遇,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阔步新时代,再造新传奇

每天,村民陈广仁都要在元宝村万亩生态林中来回巡视。当护林员已经5年多的陈广仁,以前专门从事木材加工工作。其工作身份的转变,恰如今日元宝村的转型发展状况。

由密密麻麻的松树和杨树组成,元宝村这处面积近1万亩的森林,是十几年前为发展筷子和铅笔产业而种下的。如今,万亩生态林成了为元宝村打造旅游产品的新资源。

近几年,随着国家禁伐令的出台,加之国际国内铅笔产业格局发生变化,元宝村原有的铅笔产业发展优势不再明显,面临发展困境。

历经改革开放大潮洗礼的元宝村人,已经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早已转变为用科学武装头脑的新时代农民。

如何转型?今年已经78岁的老党支部书记张宝金,再次带领党员干部,根据村里的气候、人员、资金等条件,制定出“精农业、稳工业、兴旅游”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面对传统农业,元宝村提出全面升级。改种高端水稻“稻花香”,推进旱田变水田。去年,村民郇金德率先种了15垧“稻花香2号”,卖了30万元;不种玉米改种榛子,将土地流转集中,形成规模化,村民王成杰今年承租130亩地,3年后就能收获;今年,全村将高端水稻“稻花香”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亩,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将不断缩小,树莓、蘑菇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

用好“中国土改第一村”这张牌,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元宝村村部旁边,新建成的“暴风骤雨纪念馆”,以独特的文化资源,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打造荷花池、元宝山等景区,让乡村旅游元素更加丰富多彩。去年,元宝村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次。

近几年,元宝村还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不断改农田、兴水利、修干渠,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让脚下的土地发挥出新功效。建设食用菌灌溉示范基地,成立农机合作社,建成集经济、观赏、教学等于一体的生态林……元宝村的大农业生产格局日渐清晰。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