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劳动用工碎片化趋势日趋明显,“短工化”现象也很突出。特别是在建筑、装修以及一些网约工领域,用工越来越多以短期劳务承包、临时组织等形式出现。与传统相对固定且周期较长的劳动用工相比,这种“短工化”用工模式中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对薄弱。
首先,劳动用工安全保障相对缺失。“短工化”劳动者难以像有长期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由企业购买工伤保险,原本可用以避险的商业保险,也可能因雇佣者存在侥幸心理不予购买,使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失去保障。
其次,劳动者养老、医疗等权利如何保障也往往处于模糊地带。一方面对于“短工化”劳动者,那种建立在传统劳动关系基础上、与工资挂钩的缴费统筹参保制度并不适合;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责也不清晰,这也导致一旦出现纠纷,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短工化”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不能缺位。在政策与法规层面,应当顺应劳动用工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制度设计。比如,“短工化”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保障有必要纳入到工伤保险加以统筹,并制定相应的办法与标准。同时,可考虑将这些劳动者归口到行业工会组织,同步备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