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博纳影业集团推出了3部电影——《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即“中国骄傲三部曲”。“今年是博纳影业集团成立20周年,‘三部曲’既是我们向祖国的献礼,也是对自己弱冠之年的阶段性总结。这3部影片均包含浓烈的家国情怀,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激起正面社会效应。”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说。
如同这3部电影的名字,博纳的成长历程中也不乏“决胜时刻”,谱写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个“骄傲的瞬间”。
发行起家 试水电影投资
上世纪90年代正逢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那也是中国电影产业最惨淡的日子。其时,大多数电影制片厂均面临拖欠片款的困境,亏损严重的甚至连发工资都困难,更别提投资电影了。也是在那段时间里,于冬决定辞职下海,并于1999年创立了中国最早的民营发行公司之一、博纳影业的前身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最开始,公司主要通过买片发行赚取发行费过活。”于冬说,当时公司先后发行了《说出你的秘密》《我的兄弟姐妹》等作品,均引起了不小的市场反响。
2001年,影视行业终于等来了几项关键性政策,中国影视行业迎来转机,博纳的命运也就此改变。“一是制片放开,允许社会资本投资拍片。”于冬解释说,该项政策出台之前,民营公司没有出品权,只能通过挂厂标、卖厂标等方式与国有企业联合,发展空间严重受限;“二是搞活市场,让民营公司参与发行。”于冬说,博纳当时拿到了第一张民营电影公司发行牌照;三是院线改革,也就是打破过去电影院的四级发行体制,将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分配模式转变为一级市场化分账模式,影院独立出来组建院线公司。此外,政策还允许民营企业投资电影院,相关部委也牵头给予电影发行政策优惠,并减免税费、建立专项资金。
有了这些政策支持,博纳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电影发行,开始进军电影投资领域。“2009年,博纳投资制作的电影《十月围城》在全国公映。这部电影是博纳出品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大片。”于冬说。
策划《十月围城》时,于冬与团队成员一道确定了“保护孙中山”的主要脉络,并将“杀手+保镖”的故事元素融入剧本框架内。“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向观众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人志士’的理念,将这些正面元素以视觉化形式表现出来。”于冬说。
当时,为了筹拍这部电影,博纳向银行贷了大笔资金,压力一度很大。不过,这些努力没有白费。电影上映后不仅获得了第19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十几项大奖,还在票房上斩获颇丰。
自此,博纳继续“开疆拓土”,在电影产业的上游——投资制作领域施展拳脚,陆续出品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电影作品。
经典再造 致力双效统一
判断一部电影作品的好坏不仅要看票房,社会效益、文化力都是重要指标,唯有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效统一才能算成功。
“‘叫好又叫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电影的商业属性与生俱来,但它必须与社会属性结合,才能迸发出最靓丽的色彩。”于冬告诉记者,近年来博纳开创了“山、河、海”中国主旋律商业大片,业界普遍评价其水准精湛、胆略过人;策划出品了《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一批现实主义、英雄主义色彩浓厚的影片,还推出了《智取威虎山》《建军大业》等多部富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红色电影。其中,《智取威虎山》的成功经验具有代表性意义,值得同行借鉴。
“一方面,我从小就喜欢看《林海雪原》,里面的经典台词大多会背;另一方面,如今的观众看惯了好莱坞大片里上天入地拯救世界的英雄,对中国经典的认知有所减弱。所以,我经常想,如果能以商业大片形式再现当年经典,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于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联系了香港导演徐克。徐克也非常兴奋,他表示自己很熟悉《林海雪原》,1979年,他还在纽约唐人街打零工时就看过很多遍。
有了徐克加盟,博纳将《智取威虎山》做成了一部“卧底+动作”风格的谍战大片。他们将3D技术融入影片中,并加入了杨子荣打虎、林海雪原小分队滑雪的特效场景,使观众在享受视觉艺术的同时,重温红色经典。该片荣获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3项大奖。
《智取威虎山》成功的背后,折射出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以及中国的文化自信。“博纳的目标就是以电影方式提炼出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将其推广开来,进而让西方人了解它们,让中国电影富有世界性意义。”于冬说。
记者获悉,博纳每年投资并制作影片15部左右,累计出品发行影片数量超过270部,出品发行影片票房累计超过300亿元,获奖4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