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沈阳世博园。 本报记者 孙潜彤摄
5月17日,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在辽宁大连市建成投产。图为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联合运营中心监控设备运行情况。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左图 总部位于辽宁沈阳的华晨中华智能制造工厂生产线。
本报记者 孙潜彤摄
编者按 当前,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辽宁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深入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扎实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坚定不移探索具有辽宁特色的创新转型优质发展的全面振兴之路。
迎难而上打通发展新路
辽宁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迎难而上、砥砺奋进,辽宁振兴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把“一带五基地”作为抓手
今年5月,位于大连长兴岛的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这一全球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技术工艺最复杂、加工流程最长的重大石油炼化项目顺利投产,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辽宁省石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长远提升作用。
近期,辽宁在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亮点纷呈。恒力石化、辽阳石化改造等项目建成投产,华晨宝马又在沈阳新建了第三工厂……2018年,辽宁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增速居于全国第3位。
为解决“偏资源型、传统型、重化工型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难以适应市场变化”这一结构性问题,辽宁把“一带五基地”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一带”就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的重要经济支撑带。“五基地”是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
为将这5个基地建设全面抓好、系统抓好,辽宁坚持从供给侧发力,瞄准需求,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辽宁还专门制定实施《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工业领域全面落实工业8大门类产业发展政策。
以“一带五基地”建设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工业是辽宁的脊梁,今年以来,辽宁工业领域“调结构”成效明显,前5个月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3.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40.1%。
在工业领域调结构稳步推进的同时,辽宁还积极推进服务业和农业领域的结构调整。全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高医疗健康、育幼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辽宁还通过深入调整种植结构,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做新做精水果产业,做特做亮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
前所未有地重视创新
今年起,辽宁省启动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在5年内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领域组织实施100个以上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和管理高端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产业。目前,辽宁这一科技重大专项正式对外发布申报指南,经过评审程序,首批已经立项39个项目。
如今,创新工作在辽宁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入手,辽宁专门出台科技强省实施意见,推动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并促进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下放科研单位,激发创新积极性。
“创新工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辽宁的创新基础和实力雄厚,我们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辽宁省相关负责人说。
在推出一系列优化创新环境举措的同时,辽宁还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18年,辽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438.2亿元。辽宁还设立百亿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设“双创”基地、扶持企业发展。
辽宁省相关负责人表示,百亿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对于辽宁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辽宁还是坚决要在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有投入就有回报,去年,辽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55项,有2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5%。
在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辽宁推行了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试点,调动了成果提供方、承接方、科技服务机构的积极性。2018年,辽宁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达到53.8%,技术市场成交额增长20%。
辽宁还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实施“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兴辽英才计划”,为人才开医疗、教育、住房便利之门,提供干事创业舞台。2018年,辽宁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516名。
沈阳精心培育创新之花
拥有1000多家创新企业的沈阳国际软件园,有3万多名员工在此就职。为啥这里创业氛围这么红火?这里不仅有东北科技大市场等技术交易平台,还有企业最渴盼的融资平台——盛京基金小镇,各类公募、私募基金补上了融资短板。2018年,这里被评为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
“企业缺啥,我们就补啥。软件园尤其注重对企业后期的加速培育发展提供配套支持。”沈阳国际软件园孵化器董事总经理孙晟晗说,孵化器目前正在从资金、人才、市场、技术和载体5个维度为企业提供服务。
创新驱动成为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活力之源。沈阳市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激励政策,推行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分配权“三权改革”,极大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推行的“人才新政”,大力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来沈阳创新创业。
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载体,沈阳打通科技与经济的连接通道,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大协作的产业链、创新链与政策链协同新模式。针对全市科技型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等问题,沈阳市积极探索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发展新模式,通过简化流程优化服务、集成多元创新要素等举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去年,沈阳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1400余家;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比已达到24.8%。
营商环境的显著改善也成为沈阳一大创新成果。通过率先推行规划预许可、施工预许可制度,沈阳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群众反映的10类“办事难”也逐一整改。今年,沈阳引进、落地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正是悉心培育的创新之花引来了投资蝴蝶,增强了企业家持续投资的决心和信心。
信心不断汇聚,资本闻风而动。今年以来,沈阳市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372个,同比增长24%;新落地项目250个,同比增长93.8%。腾讯公司、恒大集团、华润集团等一批百亿元、千亿元的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沈阳。这些企业巨头携带新布局、新业态、新动能,与转型升级中的新沈阳新战略不谋而合。
2018年下半年,国务院对全国转型升级示范区27个城市开展评估,在培育新动能转型发展方面,沈阳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沈阳市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增长37.6%,位列东北之首。
高铁带动形成“两小时经济圈”
近年来,随着哈大、沈丹、丹大、京哈高铁承沈段等一批高铁陆续开通,东北高铁营业里程近5000公里,约占全国高铁的六分之一。其中,沈阳铁路局运营高铁里程达到2909公里,辽宁境内2035公里,在全国各省份名列前茅。目前,高铁网覆盖辽宁14个地级市中的13个,以哈大、沈丹高铁和丹大快速铁路相连接的黄金“大三角”主骨架,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中心辐射省内其他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并通过秦沈客专联通进入全国高铁网,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2年12月1日,备受瞩目的哈大高铁开通运营,这条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地区的高铁全长921公里,成为日后东北高速铁路网的“主轴”。以哈大高铁的开通为标志,东北铁路建设驶上了“快车道”。2015年,全长208公里的沈阳至丹东高铁开通运营。随后,累计开通运营了6条高速铁路,共计1880公里,辐射东北、通达全国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
2018年,京哈高铁承沈段、新通高铁等一批新线相继建成通车。沈阳局集团公司管内铁路营业里程达13834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909公里。以哈大高铁、沈丹高铁和丹大快速铁路相连接的黄金“大三角”主骨架,将原来相对独立的沈阳经济圈、渤海经济圈、辽东经济圈等区域有机串联起来,有助于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力。
近年来,沈阳铁路局集团公司不断强化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顺应群众对美好旅行生活的需求,科学安排运力,实现“一日一图”常态化。以省会沈阳为中心,沈阳至大连最短用时1小时33分钟,沈阳至锦州最短用时1小时16分钟;以沿海开放城市大连为中心,大连至营口最短用时53分钟,大连至丹东最短用时2小时1分钟——“高铁时代”的来临,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专家表示,东北地区高铁网的日益完善,极大促进沿线旅游产业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经济模式,为东北地区经济全面振兴发展注入动力。四通八达的高铁网,一方面极大缩短人们的旅行时间,改善旅行舒适度,另一方面也使既有铁路原本紧张的货运能力得到充分释放。
沈阳铁路局集团公司还认真贯彻落实“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输量”部署,在货运增量行动上精准发力,挖掘物流环节潜力,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提升铁路运输供给质量,有力支持了东北振兴和民生事业。同时,把北粮南运作为一项特殊重要任务,通过优先配备空车,优先组织装车,优先挂运放行等措施,循环开行于粮食产区和锦州港、大连港、绥中港等港口间,实现粮食有多少运多少,使东北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到南方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