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19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贫困人口3年减少近九成——
吉林:发力脱贫攻坚 推动全面振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己平

吉林省物产丰富,但由于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贫困仍时有发生。2015年末,在全省2700多万人口中,有农村贫困人口70多万。在脱贫攻坚战中,吉林省委、省政府勇于担当,狠抓落实,解决好提高贫困户收入与享受公共服务的关系,处理好贫困户与贫困边缘户间的关系,谋划好当前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带领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翻越贫困高山,乡村全面振兴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到2018年末,吉林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7.8万人,3年减少近九成,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末的4.9%下降到0.5%。

因地制宜特色扶贫

吉林省地势东高西低,产业因自然环境而变,特色扶贫各展身手。

吉林西部是草原向沙漠地区过渡带,干旱少雨是常态。移民扶贫是吉林西部白城市的首选。

白城市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有农户391户,耕地1147公顷,户均耕地近3公顷,但耕作水平较低,有92户198人成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陆家村脱贫利用了一项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长春新区发展需要空间,陆家村脱贫需要资金,缺地的与缺钱的结成“生长配合体”。陆家村获得了建设资金,所有村民都搬进了新址,住上了新楼。原来的土地进行垦殖,因为村民与土地距离较远,全村进行了土地流转,耕地经营权悉数入股陆家村土地股份互助社。新耕地全部改良,统筹安排种植养殖计划。而农民成为股东,成为新型农民,获得土地分红,取得工资性收入。

许卫夫妇是陆家村模式的首批获益者。16亩地流转后年获土地租金7200元。许卫在村社区物业工作,每月工资1000元,妻子叶朝珍担任保洁员,月收入800元,每年土地收益还可分红2000元左右,两口之家的年收入达到3万元。

陆家村模式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经验就是统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规模经营三位一体叠加效应,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榆县3年内将有偿调剂增减挂钩交易指标2100公顷,可实现交易收入超过30亿元。

东部长白山地区的靖宇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发生率23.1%。该地区山货不少,但散、乱、杂,好货卖不上好价。

该地区扶贫侧重产业“造血”,让“长在深山人不识”的土特产变成“珍宝”。3年来,靖宇县累计投入10416万元作为产业扶贫资金,发展了平贝母、蓝莓、大果榛子种植,牛、猪、蜂养殖等40多个特色扶贫项目,激励带动32397名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产品有了还缺品牌。靖宇县实施“品牌扶贫计划”,在龙泉镇大北山村成立老农夫生态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推出人参、灵芝、大果榛子、黑木耳等50余种“老农夫”特色产品,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8200万元,成为省内乃至全国品牌扶贫的成功范例。

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

同样地处吉林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扶贫更加平衡。

以图们市石岘镇河北村朝鲜族老人皮仁善和朴善玉夫妇为例,2018年,他们一家两口人全年收入是26874.91元,经济上脱了贫。让人更加振奋的是他们还有14项可量化的社会指标,可以全方位看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图们市委书记尹成龙告诉记者:“我们的做法是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脱贫攻坚为突破口,实现乡村振兴。”

具体来说,图们经验是要正确处理好贫困户与贫困边缘户和非贫困户间的关系,让扶贫普惠路灯亮了大伙明,道路通了人人行,卫生院里济病患,产业分红户户均。这样做并不是搞新的平均主义,而是让贫困户享受政策时要付出劳动,致富过程有尊严,扶贫行为惠及他人,形成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生动局面。

摘了帽的图们市得益于扶贫时的长远构思,环境整治有序展开,养老成为下一步重点工作之一。开设的扶贫超市也向非贫困户开放;来爱心食堂,70岁以上老人全都免费……新型的农村组织和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被创造出来。

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扶贫项目也围绕粮食和蔬菜进行。长春市农安县贫困发生率不高,约为2.3%,但作为120万人口的大县,贫困人数仍然不少。

农安县常务副县长李林峰说,县里将扶贫资金相对集中使用,避免“撒芝麻盐”,通过较大项目,安排贫困户务工,取得工资性收入。扶贫资金优先支持镇、村集体项目,让集体收入得到提高,起到蓄水池作用。农民感慨地说:“村上的是最可靠的,是农民自己的。”通过集体收益兜底,农民们心理平衡,贫困边缘户在扶贫上也气儿顺,有了后盾。截至今年7月末,农安全县贫困发生率已经降到了0.03%。

无论从东到西,还是由南到北,吉林省脱贫攻坚不忘“志”“智”扶贫,这是与收入扶贫线同步的“志”“智”线。

皮仁善脱贫后当上了河北村扶贫扶智协会会长。老皮说:“能干一点干一点,能干多少干多少,这样拿政府给的补贴心里踏实,算是尽了力,要不这老脸往哪儿搁。”图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申延斌说:“很多贫困户羞于谈贫,通过劳动获得收益让他们更有尊严,也乐于接受,扶贫也是心理抚慰的过程。”图们为此设计了1600个公益岗位,让贫困户在较低的门槛上参与进来。

汪清县将精神脱贫作为“拔穷根”的治本之要,在实践中总结出与捐资金、赠物品相比,给岗位、教技能、转理念更解渴、更给力,更受贫困群众的欢迎,从而形成了借助外力与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以转变思想观念引领贫困户精神脱贫,两个文明双丰收。

创新“1+N”扶贫框架

吉林省委、省政府深入落实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决策部署,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吉林大地形成生动实践。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高位推进。强化党委负总责,是不折不扣的“1”,是一切扶贫力量的统领。

从组织上,坚持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乡村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定吉林省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形成了“五级书记抓脱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从管理体制上,吉林省委、省政府统筹构建了“1+9+36”的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从9个方面建立保障机制;36个行业部门协同实施,兜底“两不愁三保障”。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聚焦基层组织保障,吉林省委总结推广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安图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模式,以县为单位设立驻村干部党委,搭建服务、管理、协调、考评四位一体综合平台,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党建目标与脱贫目标、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党建责任与扶贫责任深度融合,解决脱贫攻坚持续动力支撑问题。

吉林省委组织部大力培育代言产品品牌,指导全省1489名第一书记谋划代言产品(项目)1946个,销售额超过3.3亿元,带动贫困户平均增收约2000元、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1900多万元。“第一书记代言”活动促进了党建扶贫、宣传扶贫、电商扶贫与产业扶贫的深度融合。

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全省共组建驻村工作队1489个;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489人,驻村干部4708人,实现包保全覆盖。

吉林省坚持党委“一个”核心负总责,“二个”文明协调发展,东中西“三个”区域依托优势精准扶贫,“一二三”格局构成了精准扶贫、高质量扶贫的良好局面,既解决了持续增收,也提升了社会建设,既实现了收入达标,也实现了思想脱贫、环境整治、村规民约回归。各类生产组织和社会组织创新建立,形成了以脱贫攻坚为发力点,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吉林省8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已宣布摘帽3个;贫困村从2015年末的1489个减少到2018年末的223个。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