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历史,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魏永刚(左一)在湖南汝城县延寿乡官亨村采访。 曹 航摄 (中经视觉)
吴秉泽(右)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华茂村采访。 涂 敏摄(中经视觉)
乔申颖(左一)在江西省信丰县采访。 本报记者 赖永峰摄
吴浩(右一)在重庆綦江区石壕镇采访。 本报记者 崔国强摄
姚进(右)在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采访。 本报记者 刘 畅摄
张倩(右)在甘肃

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魏永刚

长征路是一条先辈们用双脚走出来的路。再走长征路,追寻先辈的足迹,在这条路上,我们看到了红军的草鞋,也看到了他们赤脚走过的山川;英雄的壮举带给我思想上的激荡,普通战士的故事震撼着我的情感。

一路走来,我常常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段话: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

80多年前的那次长征,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壮举。但是,这是一场由普通人完成的英雄壮举。红军的前面一直有一个定语——“工农”,红军战士是由普通工人和农民子弟组成的,他们正是抱着为天下普通工人和农民谋幸福的初心,坚定地走上长征路的。

长征故事中,最动人的章节总是普通战士写成的。在湖南道县,我们听到了兰老二的故事,他与队伍失散,流落乡间,为救乡亲们而牺牲;在四川泸定桥头,我们听到二十二勇士的故事,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在甘肃迭部,我们听到了老红军赵云彪因养伤而留在当地的故事,他把生活补贴借给老百姓,从来不讨还,他还反复叮嘱孩子: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不要给政府找麻烦……尽管许多红军战士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但他们的故事总是充满精神价值和情感含量,给我们深深的震撼与启示。

长征是为着理想信念的伟大征程。今天,我们走在新的长征路上,朝着伟大的新目标行进。新的长征,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长征,长征路上没有旁观者,我们都是主角。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勿忘出发时的誓言

乔申颖

“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结束了,但总忘不了采访中遇到的两位基层党史工作者。

张小平,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副馆长。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帮助同为基层党史工作者的父亲整理记录长征亲历者的故事,父亲去世后继续走访并想方设法让这些故事为更多人所知。

庄春贤,江西信丰县党史办主任。他常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成绩就是宣传了洪超。”他被称为红色“掘宝”人。在他和多位党史工作者的努力下,洪超烈士的牺牲地点被确认,并为烈士修建了纪念碑。

他们两人都在基层党史岗位上工作了大半辈子。使他们坚守至今的理由或许带着不可忽视的个人感情色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把“冷板凳”坐热需要两个条件:正确的方向和不断的努力。正因为用心工作加上追随有意义的事业,他们的名字得以和长征这一永载史册的伟业相连。

没有人生而伟大,伟大者只是因为参与、影响了伟大的事业。在伟大的事业中,又以为国为民谋利益者最受推崇。反之,如果一个人一心只想着个人得失,再努力也只会像井底之蛙,看不到更远的风景。

今天,我们讲“不忘初心”,讲完成属于自己的新长征,其中的大道理无需多说。但属于自己的小道理,还需要向张小平、庄春贤们学习。扪心自问:心中的目标是否值得用青春与生命去追随?能不能做到让自己为事业所需,帮忙、解难而不是无为、添堵?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不需要算计。只要别忘记了出发时的誓言,或早或晚,你一定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惊喜。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吴 浩

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是对记者“四力”的一次考验,更是对记者一次精神上的深刻洗礼。

作为一名记者再走长征路,首先要对长征历史来一次“补课”。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长征历史知之甚少,对长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或影像资料中。实地采访让我对长征的理解有了更多现实参照。

红军走过的山路,老百姓还在走;红军住过的老房子,老百姓还在住;红军的故事,老百姓还在口耳相传;红军烈士长眠之地,老百姓年年祭扫;一首首关于红军的歌谣,承载着老百姓对红军的记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长征胜利已经80多年了,我在采访中欣喜地感受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已成为各地干部群众的共识。

在采访中,我也了解到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比如,一些地方党史部门被“合并”,党史研究工作存在弱化现象,党史研究人员编制不足、研究人才匮乏、对民间党史研究重视不够等。红色历史的传承,需要老百姓口耳相传和记者们的挖掘报道,但更需要专业党史工作者的长期研究和积累。只有把党史研究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不忘初心为人民、牢记使命谋复兴。这次采访也让我收获一些新的感悟:作为记者,要心中有信仰、眼中有人民,才能脚下有力量、笔下有真情。我们不仅要走好每个人的长征路,还要时刻牢记记者这一职业的光荣使命,记录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书写更多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深刻认识历史使命

吴秉泽

我是第二次参加走长征路集中采访活动。上一次是在2016年,当时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再次沿着先辈们的红色足迹,探寻革命遗迹,重温红色历史,让我对“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伫立纪念碑前,听人们讲长征故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的理解更加具体和真实。虽然硝烟早已散尽,但先烈们的故事直击人心、永久流传,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来人。

“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长征精神鼓舞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中华儿女持续接力,经过近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跨越许多“雪山”“草地”,征服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不懈奋斗。我们唯有保持红军长征时的那股革命热情和拼搏精神,坚守初心、艰苦奋斗,像先辈们一样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用来爱中国,把全部智慧和力量贡献出来建设中国,方可告慰先辈、不负未来。

讲好中国发展故事

姚 进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现在对于我来说有些不一样了。这是因为我真的站在了泸定桥上。

在踏上泸定桥的那一刻,感受远远超出了预想:已加固的桥身还是摇晃得厉害,往下看,滔滔河水令人眩晕,如果被迎面的行人碰到,更是紧张害怕到失声惊叫……

毛泽东曾写下“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时光倒回到1935年5月29日,经过一昼夜奔袭240里到达泸定桥西头的时候,红军战士们已疲惫不堪。更要命的是桥上的木板都被抽走了,只剩下散发着寒光的13根铁索。但是,红军战士们用英勇无畏、坚强不屈的精神夺下了泸定桥,成就了长征途中至为关键的一战。

在“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中,我们徒步体验了一段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成功后继续行军走过的山林小道。当年,这是一条农民种地用的狭窄山路,背着背篓勉强能过一个人,挑着担子都无法通过。山路崎岖盘旋,陡峭狭窄,一旁就是滔滔的大渡河,看得人胆战心惊。我们手脚并用,小心前行,在泥泞的道路上依旧止不住打滑摔倒。不到3公里的路程,竟走了一个多小时,一路走下来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站在了泸定桥上、走过了红军走过的山林小道,我才更加明白,为什么飞夺泸定桥是杨成武将军回忆中“最惨烈、最悲壮”的战役;明白了多位红军后人所说的“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更应该珍惜拥有的一切”的分量;也明白了“四力”锤炼的重要性,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沉下去、走下去,脚到、眼到、心到,才能生动讲述中国发展好故事,才能不负伟大奋进新时代。

回望历史更好前行

张 倩

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再走先辈们走过的长征路,既是一次系统的党史学习,也是一次践行“四力”的宝贵机会,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从陕北到甘肃,我从感人的故事、历史遗迹、英雄遗物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长征的艰苦、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双脚踏在革命的热土上,我眼前似乎浮现出红军长征时的艰苦卓绝,听到了那充满革命精神的嘹亮战歌。几次在整理素材时,忍不住热泪盈眶。听他们的故事,心中泛起的不只是感动,更有对心灵带来的震撼。

在震撼中思考,在沉思中追寻。80多年过去了,数以万计的红军英烈血染疆场,他们的遗骨留在漫漫长征路上,有很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有很多战士年龄还不满18岁。他们的精神与山河同在,他们共同的名字叫作“红军”!

在甘肃会宁,我仰望会师塔,真切地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需要我们后人用千倍万倍的真情去珍惜、去爱护。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对长征精神的传承。80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几代人的言传身教,很多当地百姓还在讲着当年的故事。百姓的质朴,他们对红军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长征故事,应当一代代讲下去。“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结束了,但新时代的长征路仍在继续。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们应该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记录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共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