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开卡、办事,都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预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微信公众号上处理事务。媒体调查发现,骗子们如今开始利用仿冒官方微信公众号实施诈骗,有的通过取“高仿名”冒充正规机构,有的通过造假、借用他人工商执照、法人信息注册微信公众号实施诈骗。业内人士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互联网平台要承担起主体责任,依法加强对平台内各经营者的管理,特别是对金融、政务、支付等相关行业公众号要着重人工审核,提升开设门槛,避免其沦为诈骗工具。从技术角度看,打击微信公众号“钓鱼链接”,还需平台对接国家级统一的钓鱼网站等信息库,因而监管部门要与平台协同发力。 (时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