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分类管理
本报记者 陈 力

近日,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高端论坛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举办,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尚,绿色建筑将在全国各地得到有效推广。

“绿色建筑概念从节约建筑能效的角度破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加平认为,经过几十年发展,绿色建筑理念已延伸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方面。目前,绿色建筑的最新标准已演进到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也就是说,不但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还应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然而,即使在业内,从主管部门到从业人员,依然存在着认识误区。“绿色建筑不仅要靠绿色建筑技术,更要兼顾实用和美观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陈政清介绍,该团队以安全耐久作为绿色建筑的指导思想,突破了电涡流阻尼减振技术与应用,提高了大跨度桥梁的坚固性,兼顾了环保和经济效益。

事实上,绿色建筑不是一个新的建筑类别,但对绿色建筑的性能化指标实施分类管理却是必要的。刘加平指出,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实现,涉及建筑策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建造乃至运行维护各个阶段。绿色建筑评价的几十个性能化指标,大的方面可归类为政策性指标、理念性指标和技术设计类指标。其中,政策性指标的实现,在于依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水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理念性指标的实现,在于对新时期建筑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全面贯彻;技术设计类指标的实现,既需要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具有绿色建筑理念,还需要他们具备协调处理建筑设计过程中诸多矛盾的能力。具体说来,绿色建筑性能化指标应分摊到各专业工种:建筑设计专业负责节能、节地、雨水收集、节材;结构工程专业负责节材、装配比、耐久性;设备工程专业负责节能、节水、污水回用和海绵城市建设等。

一直以来,内蒙古兴安盟高度重视建筑产业绿色发展,该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不断提速。其中,研发适宜本地区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被列为内蒙古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自主研发的新型绿色墙体材料“轻质混凝土自保温砌块”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