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略支援部队某旅五连连长翁春芳——
“信息天路”的领头雁
本报记者 姜天骄

在我国西南地区海拔1800米到4200米的高山峡谷中,有一条数百公里长的国防通信线路,负责维护这条穿越金沙江、澜沧江、白马雪山的“信息天路”的,是战略支援部队某旅五连官兵。多年来,连长翁春芳带领全连官兵常年工作在高海拔、高紫外线、高寒冷、低含氧量的高原上,为祖国的国防建设默默奉献。

在云南迪庆州德钦县一座以“向阳”命名的桥梁附近,有段10多公里长的奇特线路。说它奇特,是因为超过60度的陡峭山坡上,满是不大不小的碎石块,脚踩上去松松垮垮、极易打滑,用手攀援却又无处着力,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上挪。每挪一步,石块都会哗啦哗啦往下掉。像这样崎岖陡峭的山路在战士们巡线途中比比皆是。

有年冬天,连队通信机房突发告警。经测试,是某段标石间出现大损耗点。翁春芳即刻带人冒雪出动抢修。可是,地被冻得坚硬,铁镐砸下去只留下一个个白点。抢修陷入僵局。雪花借着风势,打得人脸上生疼,但抢修队员没有一人打退堂鼓。他们捡来干柴生起火,把冻土一点点烤化,然后再开挖。7个多小时后,故障被成功排除。

2017年7月,连续几天的暴雨,将澜沧江上一段过江国防线路多处冲断。此时,边境军情正急。翁春芳带领官兵火速抢通,把一根长绳一头拴在四级军士长郑成兵腰上,一头拴在自己腰上,拉着端坐江面铁索上的战士,向江对面一寸一寸地挪动,将国防光缆挂钩一个一个挂在飞索上,一阵江风吹来,他们在20多米宽的江面上荡起了秋千……就这样,官兵们连续奋战3天,把10余处断点全部抢通。

5年来,翁春芳带着他的兵,走过10多万公里的“天路”,有时会滑下山崖一大截,有时被激流冲出好几米,有时还未走出深山老林,腿上就爬满了蚂蟥……就是在这样步步惊心的线路上,他们创造了连续5年无重大伤亡、无责任性阻断的纪录。

五连地处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这里藏族、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混居在一起。在这里处理光缆线路问题,要考虑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等问题。

一次,翁春芳带队巡线时,发现在一段国防光缆线路上,有七八辆几十吨重的大货车来回穿梭,施工时带起的尘土漫天飞扬。在光缆线路上施工,很有可能会压坏或铲坏国防光缆,翁春芳赶紧上前制止。村干部白马闻讯赶来,翁春芳耐心地给他讲解法规法纪,反复强调国防通信线路的重要性,终于得到了白马和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沟通协商后,白马让施工队在线路上方铺设好几厘米厚的钢板,并在安全范围外取土,既保护了线路安全,也保证了施工方的便利。

后来,白马和翁春芳成了朋友,同时也成为巡护线上的一名民间“义务护线员”。没事的时候,白马总会到线路上去转一转,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给连队打电话。时间长了,越来越多的当地各族百姓也成了翁春芳的朋友,他们和连队官兵一起看护着这条国防通信线路。

连队驻地的藏族群众有在端午节赛马的习俗。这天,藏族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赛马比赛,翁春芳把赛马比赛作为连队开展护线宣传的有利契机。在端午节的前一天,翁春芳带领骨干来到迪庆州解放村,看望慰问义务护线宣传员拉茸,并给他带去了各种护线宣传物品,请他在赛马节上发放给藏族群众进行护线宣传。

近年来,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像迪庆州解放村达拉小组拉茸那样支持国防建设、义务护线宣传的藏族群众越来越多。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和谐共处。藏族同胞的青稞收不完,连队官兵听说后赶去帮忙;驻地附近村子修水渠,连队派人配合监督涉线安全;驻地修高速公路,连队积极上报迁改线路计划;连队搞建设,驻地政府派来施工队……心相连,手相牵。如今,连队官兵巡线路过沿村,当地康巴汉子总会热情地招呼他们到家里歇歇脚,请“金珠玛米(解放军)兄弟”喝杯酥油茶。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