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壮丽70年·奋斗70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7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谱写跨越发展的四川篇章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图① 昭觉县日哈乡觉呷村和列托村从海拔约2600米的高寒山区搬进新村,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建了“微田园”。 衡昌辉摄

图② 5月30日上午,横跨川黔两省的赤水河大桥实现合龙。这是世界第一高山区钢桁梁悬索桥,预计今年9月底完成主体工程。 何海洋摄

图③ 汶川县映秀镇摆起180桌“坝坝筵”迎客。

何海洋摄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历史方位,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重点围绕区域布局、脱贫攻坚、生态建设、乡村振兴、保障民生等方面,突出问题导向、发展导向、目标导向,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经济强省建设迈入新阶段。

尽锐出战决胜脱贫攻坚

对四川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凌来说,驻村这两年“累并快乐着”——全村151户贫困户今年春节期间全部搬进了新居。三河村村民通过种植马铃薯、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养殖西门塔尔牛等,全村户均收入增加了一至两倍。

从成都红旗连锁等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标有“扶贫产品”的专柜,顾客可以买到来自大凉山深处的花椒、苦荞等土特产品,这些产品中有的可能就来自于三河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不断构建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供给体系、资金投入体系、社会动员体系、责任落实体系和监管考评体系,聚焦目标标准,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藏区、彝区等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针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四川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同时,四川在全省选派精兵强将组成11支综合帮扶工作队、5700多名干部长驻彝区乡村开展综合帮扶,统筹推进治贫、治愚、治毒、治病、治超以及控辍保学、移风易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目前,彝区、藏区贫困人口已从2013年底的116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36.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8%。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四川出台产业扶贫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种养业,157万多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带动脱贫;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劳务输出力度,99.1万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纳入低保的138万贫困人口全部兜底保障;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资助体系,开办“一村一幼”幼教点4888个、惠及20余万名幼儿;建立“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政策,财政全额代缴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个人缴费,参保率10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涉及贫困人口122.94万人。

四川还出台了《四川省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促进精准脱贫的意见》,来自贫困地区2569个有统一“脸卡”的扶贫产品进入市场、商超、网络、社区、机关、院校等,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明显;在全国率先制定《关于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88个贫困县兑现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2.5亿元,免征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增值税5.56亿元。

四川逐年加大扶贫投入,2013年至2018年全省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7亿多元,2016年至2019年全省若干扶贫专项投入各类资金超过5000亿元,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超过800亿元。同时,四川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2018年广东、浙江两省17个市61个县与四川68个贫困县建立结对关系,落实到位财政援助资金26.34亿元,引进落地两省企业210家,带动3.4万人脱贫。

从“蜀道难”到蜀道通

“一桥飞架云贵川,地理死角天地宽。”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叫鸡鸣三省,交界村里一只鸡叫,三省临近村庄都能听见。赤水河和渭河相汇于此,三省分居于悬崖的三侧,此地交通闭塞。7月7日10时30分,鸡鸣三省大桥主拱圈合龙,为年底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远远望去,一座拱桥跨于“U”形河谷两山之间,犹如一道彩虹飞跨两岸。作为四川渡改公路桥项目之一,鸡鸣三省大桥建成后将彻底结束四川省叙永县、云南省镇雄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隔河相望不相连的历史。

像鸡鸣三省大桥这样变天堑为通途的案例在四川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初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巴蜀大地的真实写照。70年后的四川,已基本实现干支衔接、通达通畅的“5+2”航道体系。“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对交通运输发展作出的部署,四川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互连贯通、功能完备、无缝对接、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实现我省交通发展突破提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琪表示。

补短板强路网。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川公路在跨越大江大河时大多以渡为桥,为数不多的小桥、涵洞也多为石、木所建。由于长年失养,公路时通时阻,加之遭到战争损毁,全省有60%的县不通汽车。截至2018年底,四川公路总里程达33.2万公里,居全国第一。

水运主通道日益畅通。四川素有“千河之省”之称,自古以来就是水运大省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通航河流176条,通航水库、湖泊147个;通航里程10540公里,居西部首位。在港口群服务能力方面,四川相继规划建设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广元港、南充港、广安港6个重点港口,极大提升了港口吞吐能力。

铁路实现从探索到突破的历史性跨越。四川曾建成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被誉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2022年,四川将力争铁路总里程达到60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成都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高速铁路大通道。

初步形成通达性强、辐射面广的航线网络布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均旅客吞吐量以接近10%的速度在递增,2018年一举突破了5000万人次。成都机场新开重点洲际直飞航线以及亚洲短程航线,国际(地区)航线数量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

从制定行动目标到落实方案项目,四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一张张“作战图”细化为“施工图”并变为现实。下一步,四川将聚焦设施联通,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着力构建“陆上走廊”,加快成南达万、成自宜、渝昆高铁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提升“空中走廊”,拓展洲际10小时、亚洲5小时航程圈;加快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中欧班列(成都)高质量发展,优化“蓉欧+”东盟国际联运班列;开展国际多式联运试点示范,支持成都在全国率先创建“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流域面积接近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做好四川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四川实现全省优良天数比例84.8%,同比提高了2.6个百分点;水质优良率达到88.5%,同比提高了14.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已经超过国家对四川设定的2020年考核目标标准要求。”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表示。

据介绍,四川已经制定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工作布局逐步形成。

“巡河,做起来不复杂,细心是关键。”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西岭镇河长办公室主任白继杨任职已经两年了。“我负责巡视的云华山河属于西岭镇流域四条主要河流的支流,长度9公里,按要求每周必须全程巡查一次。”白继杨举例说,要注意查看河中是否有漂浮物,岸边有没有白色垃圾,73个已经封闭的排污口要确保一直处于封闭状态。

近年来,四川全面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并定下目标,到2020年,四川地表水达到或者优于Ⅲ类的水质优良比例将达到81.6%。

四川不断健全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体系,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四川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基本建立起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通过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四川在长江流域率先建立多个省份之间水环境横向补偿制度,与贵州省、云南省签订《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每年共同出资2亿元,实施横向生态补偿。

四川还纵深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污染源调查开始,经历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从点源治理向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转变的过程。

此外,四川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上世纪80年代末,四川将环境保护作为财政支出单列,仅把“城市公共‘三废’治理”作为“城市维护费”的内容之一。现在,四川将生态环境保护支出作为“只增不减”的重点支出方向,2013年以来省级财政投入生态环保资金1000多亿元,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

今年,四川将川南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大气治理一并列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号工程”,并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等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八大标志性战役”。

发掘独特的人文之韵

近年来,四川在文化旅游方面实现了由文旅资源大省向文旅经济大省的跨越。2007年,四川旅游总收入首次跨入千亿元大关,2011年达到2000亿元,2018年跨过万亿元大关。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565家,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四川统筹生态环境保护、文旅融合发展两件大事,全面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开展天府旅游名县、文旅特色小镇、文旅龙头企业、“金熊猫”奖系列评选活动。日前,四川作出加快发展文旅经济、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决定,计划通过5年努力,把四川建成文化高地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一核五带”新格局正在形成。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正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大熊猫文化、古蜀文明、天府文化等交相辉映的环成都文旅经济带将助推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三苏文化、道教、佛教、石刻等文旅资源共融传播。

长江文化、民俗文化等紧密结合的川南文旅经济带将推动酒文化、竹文化、灯文化、盐文化等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发展,围绕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开发水上旅游产品,促进文旅资源综合利用,构筑四川南向国际旅游经济走廊。

巴文化、三国文化、蜀道文化等相互促进的川东北文旅经济带将深入挖掘巴人文化、革命文化、春节文化、丝绸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国内一流的山水生态与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彝文化、“三线”文化等联动发展的攀西文旅经济带将以摩梭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为重点,建设彝族文化体验区,打造“三线”文化观光走廊。

高原生态文化、藏羌民族文化、长征文化等融合发展的川西北文旅经济带则把生态功能和文化保护放在首位,深入挖掘藏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