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玉树大地震9年多后,这座曾经满目疮痍的城市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来客。穿行城市之间,西部战区陆军某旅玉树独立骑兵连连长尼都塔生充满自豪。
从出生起,这名26岁的康巴汉子就与这片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曾祖父土登宫保升起了玉树地区第一面五星红旗;祖父彭措旺扎开创了玉树地区“康巴世族”后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先河;父亲东坝阿宝晕倒在抗震救灾一线,是玉树地区各族干部学习的楷模……深受良好家风影响的“90后”尼都塔生,在家族后代中第一个参军入伍。尼都塔生始终牢记“跟党走”的祖训,坚定忠诚信仰、倾情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红色家风哺育康巴汉子
尼都塔生所在的东坝家族,曾是治理管辖超过百户牧民及僧侣的藏区“百户”。在面临数次重大抉择时,东坝家族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跟党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进军西宁,当时的玉树地处偏远,信息不通,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不少“百户”携家眷及管辖地的百姓出逃国外。他们带着千匹骏马,百张兽皮等珍贵特产行至半道时,获悉西宁已解放,囊谦千户和土登宫保等其他百户商议,决定代表玉树十一万藏族群众将马匹和珍贵特产献给解放军。此后,土登宫保为玉树的和平解放倾尽全力,并在当地政府任职。弥留之际,他留下遗训:“凡东坝族人必须跟党走,绝不可三心二意。”
尼都塔生的祖父彭措旺扎,开创了玉树地区“康巴世族”入党的先例。受彭措旺扎的影响,父亲东坝阿宝也先后担任县长、州委统战部部长、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2010年4月,玉树突发地震。期间,时任玉树州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的东坝阿宝负责协调与调度来自全国各地的抢险救援部队和志愿者队伍。他连续奋战六天六夜,晕倒在救灾一线,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抗震救灾模范”。
父辈的一言一行让尼都塔生备受触动,他深知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鼎力援助,才使玉树挺过了那场罕见的灾难。
2008年5月,原昆明陆军学院民族中学在玉树招收藏族学生,这也是军队院校民族中学第一次在玉树招生。得知消息,15岁的尼都塔生第一时间报了名,层层选拔后被录取。
精武强能锻造雪域骑兵
从民族中学顺利毕业,尼都塔生有两条路可选:报考军校,或者被免试推荐到地方大学。
然而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考原昆明陆军学院步兵指挥专业,成为“东坝世族”的第一个军人。进入军校前,父亲东坝阿宝勉励他要秉承祖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大学三年级,尼都塔生终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对康巴汉子来说,骑马是他们的最爱,能当上骑兵更是无上荣光。2015年,尼都塔生从军校毕业,他再一次毫不犹豫地申请去玉树独立骑兵连。循着祖辈的足迹,尼都塔生回到了草原。
一到骑兵连,尼都塔生便主动申请去连队条件最艰苦的巴塘驻训点军马勤务班工作。那里平均海拔4200米,紫外线特别强,风大、寒冷,冬天平均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
来到连队不久,一年一度的野外驻训开始了。训练时,连队分给他一匹名叫“枣红”的军马。这匹马性子很烈,连队不少骑手都吃过苦头。为了驯服“枣红”,尼都塔生每天都在马背上骑行6个小时。很快,尼都塔生掌握了“枣红”的脾性,驯服了这匹烈马。
为了熟悉全连上百号军马的习性,他把铺盖搬到了军马勤务班。尼都塔生向连队经验丰富的军马饲养员、兽医请教照料军马的注意事项,掌握了高原季节变换时马匹饲养等实用技巧。
倾情群众守护先锋堡垒
“一滴水要滋润一寸土地,一束光要播撒一线光明。”在爱民为民的家风熏陶下,尼都塔生对藏区群众充满了深厚感情。工作训练之余,尼都塔生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在藏区为加强民族团结、军民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连长组织连里藏族小伙成立了一支‘马背上的宣讲队’,专门给藏族老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骑兵连军马勤务班班长仓洛加才让是“马背上的宣讲队”中的一员,他说,尼都塔生一边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一边结合驻地实情,带领宣讲队走村入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党的声音传递给草原上的家家户户。
尼都塔生长期资助一对父亲去世、母亲患病的姐弟。他经常去学校看望姐弟俩,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妻子陈玉英还定期为姐弟俩辅导功课。去年,姐姐以玉树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第一民族中学。
“连长的电话是‘草原上的热线’,老乡们有事会第一个想到他。”玉树独立骑兵连军马勤务班战士马海波记得,一次牧民武玉兰家的牦牛被车撞了,连长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带着军马卫生员李广岳冒着风雪、打着手电赶到武玉兰家,经过近2个小时的救治,牦牛才脱离了危险。这份恩情一直记在武玉兰心中,她逢人便夸:“多亏了他们,他们就是我的亲人哪。”
玉树独立骑兵连是中央军委授予“高原民族团结模范连”荣誉称号的荣誉连队。如今,连里的战士在尼都塔生带领下,坚持深入牧区为百姓提供帮助。驻地牧民说:“解放军经常为我们做好事,我们都非常感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