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江美景入画来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的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自2016年以来,兴发集团积极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复绿,形成沿江绿化景观带,让生产岸线变成生态岸线。 本报记者 柳 洁摄
▼恩施市花枝山恩施玉露茶园基地,土家族姑娘在采茶。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湖北茶叶名扬海内外。 文 林摄
◀黄石市阳新天空之城风景区成为湖北生态旅游新地标,游客纷纷登上“天空之境”欣赏仙岛湖风光。
向海军摄
◀严守生态底线,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如画。
本报记者
柳 洁摄
◀郁郁葱葱的武汉南岸嘴是长江汉水交汇形成的半岛,面积180亩,在此可领略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宏大景观。汪长青摄
▲神农架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经过保护人员多年努力,加上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实现稳步增长。 邹远景摄
▲荆州市监利县福娃集团小龙虾获丰收。有“全国水稻第一县”美誉的监利县,现已开发稻田养虾38万亩,年产小龙虾10万吨。 黄志刚摄
▼游客在宜昌市兴山县朝天吼景区体验惊险刺激的漂流,乐享夏日清凉。近年来,该景区依托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实现了文旅体融合发展,每天接待万名游客来此亲水避暑。 吴 平摄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是长江径流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是三峡水利工程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被称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

近年来,湖北长江沿线城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共同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绿色生态环保工程、产业升级、脱贫攻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气象、新作为、新成就。

六大专项整治,向“共抓大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化工污染、非法码头非法采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岸线保护“亮剑”。

九大行动,推动森林生态修复、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业污染防治和产业园区绿色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污染治理、江河湖库水质提升、重金属及磷污染治理、水上污染综合治理。力争3年到5年内显著改善长江湖北段生态环境。

洪湖市如今通过增殖放流、种植水草、底播贝类、湖泊生态修复,再现“浪打浪”景象。

东湖是武汉的城中湖,走进东湖绿道,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呈现在眼前,这条总长101.98公里的环湖绿道将东湖变成人们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心”。

试点示范,探索绿色新路。武汉青山区,试点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十堰、宜昌、黄石、荆州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荆门、潜江、枝江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神农架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以长江大保护为机遇,湖北优化产业布局。“万企万亿”技改工程一年投资4959亿元,同比增长61.1%;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夯实了绿色产业发展基础。同时,推进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和重大技改项目,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从“化工锁江”到“创新赛跑”,湖北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培育新动能。

如今,长江干流湖北段总体水质由良好上升到优,长江出境断面水质由Ⅲ类提升至Ⅱ类。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2015年底的79.8%提高到2018年底的86%。

一幅巨大的长江岸线生态优美画卷,正在湖北铺展延伸。

文/本报记者 郑明桥 柳 洁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