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城协同发力助崛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明桥 柳 洁
6月28日,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首款产品车下线。这条生产线最快52秒可下线一辆新车,成为行业领先的汽车生产线。 严晓东摄
通过“大保护”,长江武汉段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重工业城市武汉更加光彩照人。 (资料图片)
襄阳市建成沿汉江生态护坡161公里。 王 虎摄

编者按 荆楚大地、长江两岸发生的沧桑巨变,让湖北历经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跨越,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变迁,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注解。

如果把湖北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武汉、襄阳和宜昌则是“一主两副”三匹“快马”,协同发力,带动全省社会经济快步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带动区域绿色崛起的新起点上,湖北正谋划高质量发展,坚持用改革破难题、开放促发展、创新求蝶变,走出一条综合实力与日俱增、发展路径与时俱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的新路子。

武汉:创新驱动龙头舞

坐拥长江、汉水交汇之便,武汉地处“天元”绝佳区位。新中国成立时,武汉曾与上海、天津并称为中国三大工业基地。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挟中部崛起之势,怀中心城市之志,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深化改革、转换动能,阔步迈向“长江时代”。

武汉历史上的每一次转折性发展,都与国家战略密不可分。

按照中央要求,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武汉要成为战略支点;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武汉要发挥核心作用;在全国发展格局中,武汉要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武汉要成为重要的节点城市。

国家持续赋能武汉。近5年,武汉承担了80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示范区。

“放管服”改革优环境。以“四办”改革为抓手,建立“六要”工作机制和营商环境考核评价长效机制;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创新,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扩大社会资本投资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一流创新创业创造环境。

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争当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建立完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全域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行动”。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下真功。深化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人居环境。

改革落脚在民生。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方面,建立“民(企)有所呼、我必有所应”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线上线下全面回应和解决群众、基层及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针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医药卫生健康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城市安全体系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重镇一直是武汉的“城市名片”。“一五计划”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武钢、武重、武锅等7个项目放在武汉。

1997年,武汉开始实施“科教立市”方略。武汉的科技创新理念,过去10余年里,被集中投射在被誉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从当初的一条街,到一片高科技园区,再到一座现代新城,平均每天新增企业59家。

从2010年开始,武汉几乎每年新增一个千亿产业。到目前,全市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及环保等5大千亿产业。

更多的新动能也正在孕育之中。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领头羊”,2019年,武汉全面提速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4个国家新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国之重器”的“芯产业集群”。

武汉现有普通高校89所,在校大学生最多时近130万。武汉市启动科技成果转化系列专业性对接活动,从力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到实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武汉精准施策,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活力。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被长江和汉江一分为三,形成汉口、武昌、汉阳三足鼎立的格局。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三镇连为一体。短短几十年,武汉的交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汉已拥有8600余辆公交车、400余条公交线路,市内任何一个地方,8分钟即可抵达公交站。

9条地铁线在运营,9条地铁线在建,武汉的地铁线路长度,已位居中西部第一。

长江汉江上,通车与在建的跨江大桥,增至12座。2008年12月“万里长江第一隧”建成,过江交通据此迎来“江上架桥、江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时代。

武广高铁通车,让武汉在中国交通版图中,再度夯定“九省通衢”之地位。每天,有430趟高铁动车经停武汉,高铁路线覆盖大半个中国,武汉一跃成为中国“高铁之心”。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也已成为中国中部首家4F级民用国际机场、中部最大国际航空港口、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

2010年,武汉新港正式成立。根据规划,到2030年,万吨轮船可以从东京、新加坡等国际城市到达武汉,建成后的武汉新港将成为中国内河航运第二大港口。

襄阳:协调发展高质量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襄阳各项事业阔步向前、综合实力大幅增强,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城市52位。

城市规模由解放时3.2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初30平方公里,快速发展至今天的180平方公里;人口从解放初的5.4万人,增至改革开放初期的27.9万人,现今已达175万人。“南城北市、隔江而治”的城市格局也变成“一心四城、环绕相望”。

以“二汽”铸造三厂开建为起点,东风股份、康明斯发动机、东风重型车桥、风神轿车等企业纷至沓来,襄阳迅速完成“现代车城”的缔造。

依托丰富农业资源,建园区、育龙头、创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倍增发展,襄大农牧、三杰粮油等成长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正大、鲁花、中兴等先后入驻,襄阳又用行动诠释了长江流域第一个粮食总产过百亿斤的城市风采。

“一个龙头六大支柱”蓬勃兴起,“中国有机谷”风生水起、“新能源汽车之都”强势崛起、“襄阳云谷”冉冉升起。襄阳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奔跑越来越快、在汉江流域城市群首位度越来越高、在全国城市经济中竞争力越来越强。

如今,襄阳正以减量化增长为抓手,不断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襄阳汽车经济开发区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汽车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借助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襄阳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气魄转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完成220多家国有企业改制,鼓励公变民、独改股,走“多元混合发展”之路。

大战略引领,以背水一战的气概推进24家军工企业入城,引导军转民、民参军,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大手笔技改,平均每年投入500亿元提档升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

大力度培养,近万家小微企业在“企业成长工程”中壮大,1664家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大踏步追赶,县域经济厚积薄发,占据襄阳“半壁江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襄阳创造性落实四化同步发展新要求,积极构建产业新体系,深入推进清洁化制造、智能化改造、多元化创造、品牌化打造;努力实现“节约农业用水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畜禽粪便基本无害化处理、秸秆基本利用、农膜基本回收”目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创意经济,全面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从高强度开发、高速度增长到构建“湖北重要生态屏障”,襄阳担当着“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新使命。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治理“三废”,到实施环保“5421”工程;从集中整治排污企业,到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从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到加快建设美丽襄阳,襄阳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设立高压线,建立汉江两岸禁养区、限养区;打好组合拳,整治汉江非法采砂、非法码头;扮靓母亲河,打造汉江两岸风光带。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襄阳正在筑牢湖北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国家沿江生态经济发展样板区。

宜昌:山平水阔起大城

宜昌,伴江而生,依水而治。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历经葛洲坝和三峡工程两次历史性工程的建设,昔日的峡江小城,如今已发展成长为省域副中心。

七月盛夏,宜昌城区夷陵大道车水马龙。64岁的杨爱娥驻足凝望,仔细打量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很多地方都不认识了”。

1971年,16岁的女拖拉机手杨爱娥来到宜昌,先后参与了葛洲坝、三峡两项世界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40多年前,宜昌长啥样?“小!”在杨爱娥看来,宜昌的3次历史机遇,赢来城市改地换天。

1970年,葛洲坝工程开工,宜昌由滨江小城发展成中等城市;1993年,三峡大坝工程上马,宜昌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

两大工程降临宜昌,让峡江小城实现向中等城市,再向大型城市的跃升:葛洲坝工程,宜昌城区人口从17万增至35万;三峡工程,再将城区人口增至180万。

2012年6月,宜昌迎来腾飞良机,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时光流逝。7年后的今天,宜昌交通四通八达,两江四岸融会贯通。车过东山隧道,豁然开朗。版图酷似蝴蝶的宜昌新区在峡江两岸铺就,“一带、多廊、十片、多中心”的结构布局初具规模。

“前几年,大家最关心的是这条河什么时候能下去游泳。”宜昌市夷陵区冬泳协会会员张江凌说。

张江凌所说的这条河,是长江一级支流黄柏河,曾经污染严重。如今,各项游泳邀请赛在此举行。黄柏河的变化,得益于宜昌重大改革项目——长江宜昌段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

“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一场大考,宜昌责无旁贷。”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说。

立规矩。建立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指标考评体系;划定生态管控“三线”,其中生态功能红线区占全市国土面积49%、大气环境红线区占16%、水环境红线区占33%。

建机制。一批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探索在宜昌陆续出台:成为国内首个出台环境总体规划的地级市,并以人大立法形式对公共绿地、山体和水域实施永久性保护;组建湖北省首个流域水资源综合执法机构,实现跨区域、跨部门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等。

保环境。宜昌推动长江大保护行动雷厉风行:取缔长江干线支流216家非法码头;取缔中小河流非法砂场61处;关停规模以上磷矿开采企业38家等。

复生态。实施《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深入推进化工转型升级、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港口船舶绿色排放、岸线生态修复、城区生态修复等6个专项方案。

2018年,宜昌城区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12.5%、8.6%,优良天数达到274天,为近5年来最好水平;国、省考断面水质保持优良;单位GDP能耗、水耗、地耗分别下降7%、3.8%、5%。

有了“高颜值”,还要精气神。放眼全省,宜昌是唯一一个夺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城市。

宜昌创造、宜昌标准、宜昌经验叫响全国。“四多合一”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令企业称赞;“局长驻窗”,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痛点,优化服务流程;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两微一端推送,变“少跑腿”到“不跑腿”……

宜昌,这座山清水秀、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强市,正以奋进的姿态,在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征途上昂首前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