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7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家书屋”莫积灰

说来也巧,采访“览虫书屋”前后脚,笔者探访了2家“农家书屋”。虽不能以偏概全,但此2处书屋皆有一个共同点——书本使用率极低。书屋里书倒是不少,杂志文学哲学……都有,但不是仅有几页折痕,就是压根连翻阅痕迹都没有。

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的发展持续了12年之久,为何仍然存在利用率不高、人流量不大等情况?以览虫书屋为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添农味儿。增加涉农类图书,尤其在以农业为主的村子。现在都是科学种田,除了微信、“草帽大学”等,书本也可以作为载体让乡亲们接触到一线的农耕知识,或从书上了解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难题。让村民们感受到用先进科技安身立命、发家致富的安全感。

二是加村味儿。全国各地的农村村情不同,农业结构、产业特色以及农民的种植习惯也不同,一些农家书屋不因村制宜,建得千“屋”一面,同质化严重。想增加村味儿,就要从人身上下手。老百姓有啥需求,采集合理的建议名单,建立健全书籍采购意见箱。政府只有逐步放手,让老百姓自己参与书屋的管理和运行,才能使书屋健康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和长久性。

三是有乡情味儿。由于缺乏持续的服务保障,不少农家书屋在农民干活时开门,农民闲下来的时候大门紧锁,结果可想而知。农家书屋除了要照顾乡亲们的作息外,还可以作为乡亲们的“轻松休闲站”,更可以以书屋为主体多搞一些“览虫”式的活动,进一步的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乡村振兴必然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而乡村书屋则承载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任重道远。愿村里多些“览虫”。 文/梁 婧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