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7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郸城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归雁”激活乡村经济活力
本报记者 王 伟

走进河南省郸城县宁平镇东工业区万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公司董事长李彪正在指挥工人将一箱箱太阳能电池打包装车。“这车电池45天就能到达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李彪说。

李彪的老家就在郸城。高中毕业后,李彪去了南方打工,几年下来,头脑活络、踏实肯干的李彪从一个务工者逐渐成长为一名企业老板。

2014年,郸城县大力开展“引凤还巢”工作,鼓励本县致富能手返乡创业,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给出了“一揽子”优惠政策。李彪随即回到家乡投资办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到4个月的时间,李彪的厂房便完成施工,企业投入运转。目前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效益节节攀升。

近年来,郸城县把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越来越多的郸城籍外出务工人员在乡情的感召和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回到家乡。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郸城县不断在用地、资金、审批、税收等方面给政策、给优惠,引导“雁”归巢,鼓励人才返乡发展、投资兴业,着力打造“归雁经济”。这些新时代的农民工回到家乡,带回了先进的理念、雄厚的资本、丰富的人脉。

返乡创业的巴集乡程楼村党支部书记钱杰,在村里投资兴办经济体广惠农业,带动20多位贫困群众进场务工。同时,还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使乡亲们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钱杰还用企业的收益为村里硬化了道路,栽上了绿化树,改造了废旧坑塘,使曾经的落后村变成了十里八乡的“花园村”“富裕村”。

“黄土地不贫瘠,干农业大有作为。”2015年大学毕业后,左明飞不顾家人反对,回到家乡干起高效农业,创办了果蔬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乡村要振兴,我们这些农村娃责无旁贷,家乡创业成本低、潜力大,只要肯下功夫,黄土地一定能开出幸福的花朵,结出甜蜜的果实。”左明飞说。

致富能手返乡创办企业,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2015年以前,李楼乡村民赵春荣和丈夫常年在南方务工,打拼了十多年,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和孩子上学的费用。如今,赵春荣在村头的箱包厂工作,丈夫陈中在邻村一家度假村做水电工,一年下来两人收入有8万多元,家里的5亩多地流转给村里的蔬菜种植合作社,每年又多了2万多元的收入。“再过2年就把旧房子拆了,盖座小洋楼。”赵春荣说。

如今,李彪的万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吸纳周边群众100余人进厂务工,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企业年销售额7000余万元,年纳税120万元,产品销往新疆、内蒙古等地。2018年,李彪的企业成功打开非洲市场的大门,产品远销非洲马达加斯加等地。不到5年时间,李彪在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返乡创业带来的红利。

“越来越多郸城籍农民工返乡办企业,就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乡村留住了人,乡村经济才能得到长足发展。”郸城县县长李全林说。

据统计,3年来,郸城县增加各类创业人员6570人,创办企业5366个,带动就业3.4万人,促进2.5万贫困人口就近就业,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正在向“创新创业强县”转变。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