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腹地,西有滩险浪高的乌江天堑,南靠梵净山天然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7月17日,记者从酉阳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了位于酉阳县西南角的南腰界镇。
1934年,贺龙率领红三军进驻南腰界,建立了以此为大本营的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并实现了红三军与红六军团的成功会师,为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如今,走进南腰界,约300多米长的红军街上,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红三军油印办公室、红三军宣传队、共产党十大政纲宣传标语等革命旧址依然保存完好,令人不禁遥想当年队伍进出、军歌嘹亮的景象。
红三军为何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酉阳县党史研究室主任黎洪说,南腰界地处川黔边界,战略地位比较重要,人口多,兵源广,不仅队伍给养有保障,军事上也有回旋余地。据党史记载,1934年6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以南腰界为大本营的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
“由于南腰界位置偏僻,在红军到来之前,这里的土家族、苗族和汉族人民曾经饱受封建地主和官僚的剥削压迫,日子过得很苦。”酉阳县红色景区管委会主任白明跃告诉记者。
红军的到来,给南腰界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68岁的南腰界大坝村村民池再武告诉记者,他爷爷池宽成当年是南腰界游击大队大队长。“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红军在南腰界不仅组织民众打土豪、分田地、镇压地主恶霸,还经常帮助村民挑水、劈柴、下地干农活,乡亲们都说红军好。”池再武回忆道。
“1934年8月初。当贺龙率红军主力到印江、淇滩迎击来犯之敌时,躲在大山中的南腰界伪团总冉瑞廷和儿子冉崇侯,趁机带领土司武装窜回南腰界,残杀红军留守人员、伤病员和游击队员。贺龙闻讯后,马上派兵连夜返回南腰界,围攻冉家祠堂。”白明跃介绍说,当时,冉瑞廷闻讯后逃跑,冉崇侯则挟持100多名乡亲退入冉家祠堂。为了乡亲们的安全,红军对祠堂只围不攻,断其粮草和水源,团丁们终于被迫放出挟持的乡亲。1934年9月12日晚,冉崇侯在逃跑途中被击毙。
“党和红军走到哪里都不忘为老百姓谋福。”南腰界中心小学校教师何立双长期致力于当地口述历史的挖掘工作,对红军在南腰界的革命历史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红三军在南腰界建立了红军医院,为红军伤病员和当地群众看病;明令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取消反动政权的收税机关;发展商贸,保护小商小贩自由贸易和行商公平交易……
何立双说,黔东特区所辖范围纵横100多公里,有17个区革命委员会、170多个乡级苏维埃政权。随着苏维埃运动的兴起,南腰界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革命热情高涨。从那以后,“太阳出来暖洋洋,红军来了不纳粮,又分钱来又分米,穷人有了救命王”“门前喜鹊叫喳喳,千年土地回老家,红军给我来撑腰,工农翻身坐天下”等一首首欢歌经常在土家苗寨里响起。
在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和巩固的同时,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红六军团9700多人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远征苦战后也进入到黔东地区。
1934年10月27日,红三军、红六军团在酉阳南腰界猫洞大田举行会师庆祝大会。紧接着,部队进行整编,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此后,红二、六军团统一行动,挺进湘西,发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至8月,红二、六军团粉碎了敌人80多个团的围剿,有力支援了中央红军的长征。”白明跃认为,红二、六军团在南腰界的胜利会师,有效牵制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有生力量,对策应中央红军的胜利转移和1935年遵义会议胜利召开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山风浓烈,落日的余晖让红二、六军团会师广场显得更加肃穆,南腰界会师纪念塔直指云天。“革命的‘火种’仍在一代又一代的老区人民手中传递。”黎洪说,酉阳人民已经将长征精神化为内在动力,在新长征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