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一穷二白到创新创业热土——
浙江争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本报记者 佘 颖

在国务院新闻办7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大省,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的“三个历史性转变”。

民营经济活力四射

浙江省省长袁家军用“六七七八九”来描述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版图中的位置,“在浙江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到了65%,税收占到了74%,出口占到了77%,就业占到87%,企业数量是91%。”袁家军说,“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支柱。”

这些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18年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31条意见,通过政策方式来支持解决民企发展难题。

针对民营企业最关心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浙江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金融服务“滴灌”工程,同时搭建省市县多级金融服务企业平台,对接企业需求和银行服务。

今年1月至5月,浙江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5%,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16.4%,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10.2%。袁家军介绍,下一步,还要继续做好民营企业服务,把民营企业作为浙江的“金名片”继续擦亮。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浙江的“放管服”改革已经做出品牌——他们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全国典范,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也就是俗称的“跑改办”,挂牌时还引发过网友围观。

浙江的“互联网+政务”走在全国前列。“浙里办”APP,整合了省市县81个部门的政务服务,汇聚了325个高频的便民应用,小到公积金提取、看病就医、交学费,大到企业开办、税费缴纳。以此为基础,浙江全面推行了“最多跑一次”改革。据车俊介绍,目前浙江已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100%的全覆盖,“最多跑一次”的实现率是90.6%。

去年底,浙江提出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动医院、学校、供水、供气、供电等公共服务领域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据车俊介绍,今年,浙江还提出企业和群众有矛盾纠纷需要化解时“最多跑一地”,在全省范围内加快打造一站式服务、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

打造“一带一路”枢纽

“浙江处于‘一带’和‘一路’有机衔接的交汇地带,所以我们对浙江的角色定位是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车俊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浙江除了战略地位优势外,还有人才、通道、平台三大优势。

首先,目前浙江有800多万的浙商在省外,其中有600多万的浙商在国内的其他地区,有200多万在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创业。在非洲、东欧等“一带一路”国家,都可以见到浙商的身影。他们是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桥梁。

浙江的港口是天然的起点。宁波舟山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是起始港之一。舟山港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港,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去年超过2600万标箱,全球第三。

义乌市小商品市场,被誉为“世界超市”,“买全球、卖全球”,常年有1.3万名境外客商在义乌长期生活、采购和销售,出口货物覆盖到全国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义乌开出的“义新欧”铁路货物运输,去年一年已经超过了300列,几乎平均一天发出一列。

浙江还有很多高能级的对外开放平台,比如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世界华侨进口商品博览会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浙商投资建设了一批开放平台,如泰国的泰中罗勇工业园、越南的龙江工业园、墨西哥的华富山工业园。车俊表示,浙江要用好建好这些重要的平台,努力把“一带一路”上的“浙江驿站”打造成一颗颗闪亮的明珠,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