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19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驶向“下一代汽车”之城
——武汉开发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采访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明桥 柳 洁

仲夏时节,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座国家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正在展开。记者日前在这里试乘了由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无人小巴Sharing—VAN。没有驾驶室、方向盘、油门与刹车,黑白相间的长方体车厢内,看不见驾驶员的身影……作为“国内首台融合5G远程驾驶技术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Sharing—VAN配备手势开关车门、风窗玻璃投影等一系列“黑科技”,是东风公司探索下一代智慧出行与智慧物流的新品。

“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突飞猛进,汽车产业迎来大变局,中国汽车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管委会主任彭浩说,开发区正推动传统汽车向“下一代汽车”转型升级。

以“智高点”抢占“制高点”

1991年,为承接中法合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开发区在武汉城郊西南的沌口街道动工兴建。

“宁要汉口一张床,不要沌口一套房。”71岁的罗志峰,是沌口本地人。谈起以前,老人记忆犹新,“荒坡乱草、泥巴土路”与“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的武昌、汉口的一派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28年间,武汉开发区作为湖北省改革开放重要窗口、试验田,坚持打造先进制造产业基地,汇集了神龙、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东风雷诺等7家整车厂,以及法雷奥、格特拉克、纳铁福等500多家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车都”,推动武汉市从“钢时代”迈入“车时代”。2018年,武汉开发区生产整车105.4万辆,占到湖北省的43.6%。东风本田也成为武汉市首个产值过千亿元的单体企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发生巨变,“车都”也感受到了压力。居安思危,武汉开发区提出开启第二轮创业新征程、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为什么转?怎么转?4月27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武汉开发区举行。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段正澄院士、北京科技大学胡正寰院士、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等国内顶尖汽车产业专家,把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专家们认为,国内传统汽车产销量或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已成业界共识,到了不做不行的阶段。

2016年起,欧盟国家即率先提出禁止新增燃油车,通用、福特、奔驰、宝马等企业都在加快开发电动车产品。同时,一些跨界公司正大幅度介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们认为,我国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武汉要集中优势发展汽车产业,特别是牢牢抓住代表未来方向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发展机遇。

未来武汉开发区靠什么继续引领实体经济发展?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表示,一方面,加快现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推动企业技改;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新动能,做精做强新一代汽车、机器人、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世界级“车都”。

一场用“智高点”抢占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攻坚战,吹响了冲锋号角。

智能汽车“朋友圈”扩大

2016年11月,工信部和湖北省政府就签署“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在武汉开发区建设国家级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开展基于移动宽带互联网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产业生态体系构建。

记者在新建的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看到,一期封闭测试场道路桩基工程已完成。建设方介绍,基地包括两平方公里封闭测试场、90平方公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以及多个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产业园。

目前,基地已吸引30多家人工智能研发、自动驾驶测试、5G通信等相关企业落户。根据规划,到2022年,这里将形成一个涵盖下一代汽车研发设计、智能终端制造、智慧交通平台运营的完备产业生态体系,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同时,以东风公司为代表的武汉开发区汽车企业,也在加快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东风电动车公司负责人邓春鱼介绍,投资近百亿元人民币的东风新能源1号园区在开发区投产,正逐步形成80万套电控系统、20万套电池系统的制造能力;2号园区正在建设,将形成200万套各类电驱动和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的制造能力。目前,东风公司已经向市场投放10余款新能源产品,未来5年规划投放75款新能源汽车产品。

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东风公司正在加快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和验证,推出东风风神AX7自动驾驶2.0版和东风5G自动驾驶样车,其最新研发的Sharing—VAN集L4自动驾驶+5G远程驾驶+V2X(车联网)+远程调度于一体。“今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行,东风研发的多款智能型新能源车辆将提供服务。”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剑光告诉记者。

两辆长达十多米、载重数十吨的重卡在公路上编队自动行驶,头车引领,后车直接“复制”头车动作,如跟随、转弯、紧急停车等——日前,自动驾驶初创企业武汉环宇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重卡无人驾驶编队技术,并成功上路测试。项目研发负责人章品说,测试成功,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国内领先水平”,“重卡编队实现自动驾驶,除了可以解放后车司机的双手、双脚,还能降低10%至14%的油耗,适用于港口等封闭环境,以及高速公路等半封闭环境”。

建设智能车都,要从单打独斗走向集团作战,走产业集群之路。目前,武汉开发区已建起四大“创新谷”,集聚了各类新兴产业。其中,南太子湖创新谷,是武汉面向工业4.0数字化制造技术打造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聚焦发展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及车联网等产业,已吸引数十家与大数据、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研发机构入驻。

世界级“车都”崛起

6年来,机械工程博士、从事汽车制造的陈刚,每天从武汉城东到开发区上班,路上要耗费几个小时。现在,他在武汉开发区有家了,步行10分钟就能到单位。陈刚说:“现在企业转型,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我对自己的事业也更有信心了。”

“武汉开发区将聚焦重点企业、关键技术和优秀人才,出台最好政策、提供最优服务、营造最佳环境。”彭浩表示,将力争用10年时间,把开发区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下一代汽车研发设计制造、行业标准制定、产品测试与检验检测、后市场服务业基地,“下一代汽车+”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重要策源地,下一代汽车产业资本、领军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引进领军企业和重点项目。武汉开发区设立下一代汽车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积极招大引强,着力导入优秀外资车企、民营车企和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目前,法雷奥驾驶辅助技术中心、吉利亿咖通汽车电子、南斗六星等近30个项目已投入运营,吉利高端整车、东风日产“云峰”项目投产后将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

——布局电动汽车产业链。东风风神E70纯电动汽车、东风本田多款混动汽车已上市,东风雷诺也即将推出多款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企业正陆续入驻投产,全区已建成充电桩7000多个。

——构建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瞄准氢燃料电池汽车这一技术路径,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圈。培育引进东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众宇动力、雄韬股份、国氢能源等代表性产业项目。努力破解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难题,出台全国首个加氢站审批及监管办法,建成一座固定式加氢站,另外两座加氢站也在建设中。

“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还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解决技术突破、性价比的问题。”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看来,新能源车的主要问题是“三电”(电池、电驱、电控)系统成本较高,靠补贴是不可持续的,一定要把性价比提上去。建议实施“七新”,即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功能、新装备、新能源和新模式联动的方式闯出一条路。

彭浩表示,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进入城市交通环境,一定要人、车、路协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大规模回收处理要提前谋划,不能产生新的污染。

“汽车工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共享化,成为‘下一代汽车’发展潮流。我们要坚定不移迎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双峰’叠加,坚定不移打造万亿规模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彭浩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