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精准扶贫新机制
湖北恩施州政协副主席、恩施市委书记 向前进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恩施市以龙凤试点建设为示范,统筹推进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5年时间14.45万贫困人口告别贫困,全市将在2019年高质量脱贫摘帽。

立足先行先试,探索精准扶贫机制。恩施市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围绕扶贫搬迁、移民建镇、退耕还林和产业结构调整,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5类20项创新成果在全市推广运用,为全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机制保障。其中,有4项机制为全国脱贫攻坚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立了农民信用卡、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联合社和村级扶贫互助社“一卡两社”金融服务机制,有效解决了“三农”发展“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截至目前,“一卡两社”已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户融资5.3亿余元。

二是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建立1家市场主体、链接金融和产业2类专业合作组织、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的“1+2+3”产业扶贫机制,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生态+”“旅游+”“硒+”四种新业态,将全镇90%的农户绑在产业链上,以持续增收促进稳定脱贫。

三是创新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机制。建成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实现12万亩土地资源变资产、8亿元资金变资本、3万农民变股民。

四是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探索村医村教进班子、法律顾问进乡村、农民办事不出村和乡风文明促进会“四位一体”基层治理模式,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法治德治自治深度融合的“一统三治”基层治理体系,有效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

脱贫是底线任务,小康是更高目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后半篇文章”至关重要。恩施市将进一步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无缝衔接、接续发展,重点抓实抓好“四项工作”和“五个工程”。

“四项工作”即编好一套规划,结合精准扶贫、全域旅游、绿色发展,科学编制恩施市乡村振兴规划;启动一批试点,每个乡镇每年推进一个试点村,市级层面每年重点培育两个村;探索一组机制,建立以奖代补投入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能人大户激励机制、市场主体培育机制等制度办法,盘活资源、激发活力,构建并逐步完善乡村振兴制度体系;培树一批典型,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五个工程”即产业发展提升工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四大产业集群”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重点补齐水电路网房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短板;村庄环境美化工程,重点推进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精准灭荒等行动,引导村民共建美好家园;基层治理创新工程,全面开展“法律讲堂”“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新型农民培训等活动,汇聚向上、向善、向好、向美正能量。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