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届“首都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及好市民”评选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北京市民政局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称,今年北京市将针对见义勇为认定和免责等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见义勇为行为造成的相关损失,或将由政府兜底保障。
见义勇为是一种美德。不过,近年来一些人在见义勇为时变得越来越谨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见义勇为有风险,易引发纠纷,导致公众在决定是否见义勇为时顾虑重重;另一方面是由于法律界定不清晰,特别是缺少“免责”条款,见义勇为造成某些不可预见的后果,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让见义勇为者失去底气。此外,在见义勇为过程中自身受到伤害,缺少政策、制度救济等,也让见义勇为者多有顾虑。
见义勇为不只是一种个人行为,更代表了社会正气。由于面对的对象、所处的环境和采取的手段有所不同,不可能每一次见义勇为时都能做得恰到好处和完美无缺。当见义勇为行动造成一定损失和伤害时,如何界定责任,如何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此时,“政府兜底”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一种鼓励见义勇为有益的制度设计。
近年来,社会上有关保护见义勇为者权益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省市也已经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大了见义勇为者相关权益的保障力度。此次北京市拟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对见义勇为过程中造成的财产损失、正当防卫造成的身体损伤等免责,值得点赞。“政府兜底”不仅让见义勇为者更有底气,而且对公众来说也多了一道有效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