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6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7年,荒山变金山
刘进银摄影报道
杨代林(前一)与群众在护林途中。37年间,他带领群众开展荒山造林7万余亩,涉及3000多农户。杨代林也因此荣获“贵州省林业先进工作者”和“全国绿化奖章”。
杨代林(左一)与群众查看树木长势。“致富之路在治山,治山之路在兴林,家乡有了绿色,不愁致富无门路。”杨代林说。如今,早已从榕江县寨蒿镇退休的杨代林依然上山植树、护林。

71岁的杨代林家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寨蒿镇扒王村,是一位有48年党龄的老党员。1982年,时任榕江县崇义乡党委书记的杨代林看到农村经济落后,却撂下大片荒山不利用。正逢国家鼓励干部承包荒山造林,杨代林主动请缨,创办林场。通过县内招工,带领400余名乡亲向荒山进军,短短3个月,造林2755亩。  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开支也越来越大。当年国家每亩林仅补助6元,林地短期内没有收益,民工工资难以支付。杨代林变卖家里4头耕牛,将自家猪肉分给民工抵工资。亲人不理解杨代林舍家造林的做法,多次劝他放弃,但他意识到放弃种下的杉林,致富就不可能实现。杨代林开始在林场推广林粮、林瓜间作,先后办起了木材加工厂、茯苓加工厂、酒厂等以工养林,这让林场找到了新的生机。  有了资金保障,杨代林干劲更大,带动榕江县崇义、忠诚、寨蒿、仁里等乡镇的群众造林,打造联户万亩林场。成片的山林给贫穷山乡人民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