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痛风:“不病不理”易反复
本报记者 吴佳佳

炎炎夏日,又到了“啤酒海鲜加烧烤”的时节——但对于很多痛风患者来说,这却是“高危期”。统计显示,中国目前约有1600万痛风患者,常伴发高血压、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导致全因死亡风险增高。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近日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治疗,调控好血尿酸水平是关键。痛风患者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不痛不治”,而应该注重长期规范化管理,提高用药依从性和血尿酸持续达标率。

曾小峰介绍,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在人体摄入的食物中,有一种物质叫嘌呤,其代谢后的废物就是尿酸。而尿酸是以尿酸盐的形式从肾脏排出,如果嘌呤代谢出现故障,尿酸盐就会在体内增多,并形成结晶体沉积在关节以及其他组织内,就会引起软骨和滑膜组织发生急性炎症——这就是临床上的痛风。

痛风首次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急性关节疼痛。大多数人为夜间或清晨突然出现第一跖趾(脚拇指)关节剧烈疼痛。急性期后,会出现间歇性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影响患者肢体运动。一旦到达痛风晚期,患者罹患高血压、肾和脑动脉硬化、心肌梗塞风险增加,少数病人可能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

针对痛风偏爱中年“油腻大叔”的特点,曾小峰解释,痛风与饮食、生活关系密切,喝酒、摄入高嘌呤食物、剧烈运动等都是诱发因素。其中,肥胖人群、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40岁以上男性,因代谢功能下降,成为痛风高发人群。而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有助于尿酸排出,绝经后发病率才会增加。

“痛风急性发作带给患者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有些患者疼痛发作时容易‘病急乱投医’。而正确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方法是:在24小时内抗炎止痛。”曾小峰说,痛风的综合治疗还包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要均衡饮食,控制嘌呤摄入;多饮水,少食用含果糖的饮料,并限制酒精摄入;还要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避免被动吸烟,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发作时用抗炎止痛药物治疗,而发作间歇就完全不理,是导致许多痛风患者反复发作的原因。曾小峰表示,痛风作为代谢性疾病,加强患者长期规范化管理、控制血尿酸水平持续达标,不但对于疾病控制至关重要,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医学挑战。

根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中国痛风疾病数据显示,痛风患者治疗4周、12周和24周的随访率依次降低,分别为20.7%、10.8%和3.9%,即能坚持半年随访的痛风患者不足4%。与此同时,痛风患者的降尿酸治疗达标率在用药半年后仅为38%。与85.7%的初诊正确判断率相比,痛风患者的长期管理依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

曾小峰指出,这些挑战的存在除了因为目前痛风仍不能被根治外,还与传统抗痛风药物副作用大、剂量不好把握、治疗效果不好具有很大关系。“目前,国内一些医院开始采用灵活的非布司他片剂量调整阶梯帮助患者逐步降低血尿酸水平,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多样的个体化治疗选择。”

那么,痛风患者服药治疗,什么情况下可以停药呢?“临床中的不同症状,对于血尿酸值的控制要求也不一样。但不是疼痛症状消失了,就可以自行停药了。痛风是一种慢性病,需要坚持治疗,甚至终身服药。至于什么时候减量,是否可以停药,得听医生的诊断。”曾小峰提醒广大痛风患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