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开文是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五星村人,由于身体残疾,一家四口人长期住在低矮阴暗的土坯房里,靠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2014年初,在“四看法”机制识别下,饶开文家被确定为贫困户,由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精准帮扶。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2015年,饶开文一家年均纯收入增加到4000多元,一年就脱贫了。
2014年至2016年,五星村在“四看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带动下,全村像饶开文一样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所谓“四看法”,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2014年,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党委副书记、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李仁兵在扶贫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四看法”,为准确识别扶贫对象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探索出了有效经验。
“土地石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这段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是对坐落在海拔2000多米的五星村贫困状况的生动概括。201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000多元。
谈及“四看法”的作用,李仁兵深有感触地说,开展扶贫工作,就得从摸清底数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分清哪家人是真穷,需要什么帮助,怎样才能脱贫。而‘四看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我们做好扶贫工作提供前提条件”。
看似简单,但却准确管用,切中了当前扶贫工作的关键。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了“四看法”,李仁兵成了远近闻名的“精准扶贫探路人”。作为“四看法”的主要探索者,他带领五星村于2016年一举脱贫。2018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
自2015年以来,来自省内外100余批次的考察团到迤那镇学习“四看法”并推广使用。如今,“四看法”已在威宁、贵州乃至全国推广。
“要想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李仁兵敢想敢干。2009年9月,在李仁兵的引领下,村民陈杰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创办了利民生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200亩,种植党参、金银花等30余种中药材,带动迤那镇7个村38个组1047户农户脱贫致富。
近年来,李仁兵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烤烟和中药材种植,扶持畜牧业和煮酒业的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工作中,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产业链上,加大五星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让村党组织发展经济、凝聚民心、造福群众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我是个党员,也是个农民,能为村民做点事,我感到快乐,也很满足。”李仁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