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企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6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银米业
“稻渔空间”引关注
本报记者 拓兆兵

进入6月份,宁夏平原上栽种的水稻刚刚分蘖,距离收获期还有数月,宁夏广银米业有限公司就已经赚到了这个种植季的“第一桶金”。

稻子还在田里,钱却已赚到腰包里——广银米业的“吸金”能力让同行们极为艳羡。“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推广了创意农业。”宁夏广银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文告诉记者。

广银米业曾经以大米加工销售为主业。前几年,因品牌知名度不高、假冒伪劣产品频繁出现等原因,宁夏大米在国内市场上整体表现不佳,广银米业的业绩也有所下滑。于是,赵建文决定将产业链向前端延伸。一方面,他考察了国内外多个水稻种植基地,学习到不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力争从源头入手提升宁夏大米质量和品牌;另一方面,他开始尝试“创意农业”,并于2017年投资800多万元创建了“稻渔空间”。

“创意农业以美学经济、消费学等为理论基础,以附加值文化为核心,是一种瞄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前沿的体系,能够为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新思路。”赵建文介绍说。

走进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占地3000多亩的“稻渔空间”示范园区里满眼绿色,高大的观景塔、曲折的玻璃栈道让人联想起风景区。

“稻渔空间”不仅“颜值”爆表,而且“内在”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它一改宁夏平原传统耕作方式,转而采取“岛屿式”灌溉方式实现了水循环利用,让多种生物共生共荣。稻田周围是宽大的灌溉渠,鱼、蟹、泥鳅、小龙虾和鸭子都有了充分的生长空间,真正实现了一地两用、稻美蟹肥。

为吸引游客,去年广银米业还在“稻渔空间”举办了农耕文化插秧节、摄影大赛、秋季丰收节等休闲节庆活动,迎来了大批游客。今年,公司又承接了贺兰县“迎端午文化大集”活动,旗袍秀、广场舞、少儿绘画比赛等活动吸引了8000多人,赋予了“稻渔空间”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农业附加值。统计显示,承办“迎端午文化大集”活动后,“稻渔空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线上大米销量随之提高,最高时一天就卖了200箱。

作为集立体种养、大米加工、粮食银行、文化旅游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企业,如今的广银米业已经闯出了不小的名气。两年来,公司接待考察调研和学习观摩团100多次,旅游观光人数达到20多万人次,水稻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每年可向周边地区提供扣蟹苗种2万公斤,直接带动稻蟹种养1万亩,辐射带动480多户农民增收。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