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6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价值取向与契约精神
□ 叶海鹰

探究徽商形成的内幕

近日在央视和安徽卫视播出的大型人文电视纪录片《天下徽商》,里面记有这样一则故事:徽州府歙县人胡廷仕远赴湖南经商,久无音讯。于是妻子当掉自己的首饰,命儿子胡士畿出门寻父。士畿徒步至山东、河北一带,“遍寻不见,沿途号泣”。直到遇见家中的旧仆,父子俩才得以相见。出人意料的是,“父以功名未遂,坚不欲归”。

在中国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商则居四民之末,而胡父却将商业看作功名,将商业未成称之为“功名未遂”,徽州人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一斑。那么,这种价值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进入16世纪以后,一种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新思潮悄然兴起,并在素有“程朱阙里”之誉的徽州掀起轩然大波,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与程朱理学放眼于士大夫阶层迥然不同,在王学看来,商人、田夫、市民等都具有“良知”,“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一向高高在上的圣贤功夫终于从庙堂、书斋走进了市井、村落,阳明心学一经问世,立即因广泛的庶民大众基础而受到追捧。

对徽州人来说,读书是本,耕田是本,营商同样也是本。明代徽州人汪道昆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徽州的风俗就是“不儒则贾”,“贾为厚利,儒为名高”,科举仕官与商业致富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一张一弛,迭相为用”。在这种价值取向的驱动下,徽州人从商之风愈演愈烈,整个延续时间长达近四个世纪之久。

不仅徽州人“不儒则贾”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徽商集团的形成,其契约意识独树一帜。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几十万件徽州文书陆续被发现,走出尘封的历史。这其中,商业合同文书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种强烈的契约意识让徽州人以“健讼”而著称。

纪录片《天下徽商》里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除夕之夜,父子三人嘀议:“明天是新年,大家要各说一句吉利话。”父亲先说了第一句:“今年好。”长子接着道:“晦气少。”次子最后说:“不得打官司。”三人说完后,写了副长条,挂在中堂之上,以取吉利。第二天一早,女婿上门拜年,一见长条,竟大声念道:“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不打官司”虽然是个触霉头的笑话,却真实地反映出徽州人“健讼”的特色。

契约意识和健讼之风其实是徽州社会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既然有那么浓厚的契约意识,才会有如此之多的诉讼;而有那么多的诉讼,又会引发人们订立更多的契约。矛与盾的进退攻守,就这样一直处在动态的平衡之中。这一特色使得黄山脚下的这方水土,成为闻名遐迩的商贾之乡,成为徽州朝奉的温床。

当然,徽商崛起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徽州人以儒道诚信经商、徽州强大的宗族对商业的扶持、徽州人的勤俭精神等,但徽州人的价值取向和契约意识同样不可小觑。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