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6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那一天我奋斗了10年
吕新广

2003年,我来到航天科技集团所属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研究迭代制导技术。但在当时,要将这项技术应用到火箭上,还只是一个梦想,因为我国运载火箭主要采用摄动制导技术。

有人说,航天人没有星期六,也不一定有星期天。对我来说,连春节假期也没有。为了确保研制任务一次成功,有一年春节,大年初四,浓浓的年味还没散去,我和同事就早早来到单位,开始集中复查试验数据。那几天,我们查数据、编程序、复核复算、写报告……高效完成了所有复查任务。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每一次的复核复算,都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要将一项新技术应用到火箭上,就要谨慎更谨慎。否则,可能导致成千上万航天人的辛苦付诸东流。我一次又一次告诫自己,迭代制导技术必须一次成功,决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无数个日日夜夜,我和长二F火箭制导系统设计师团队聚在一起,从型号总体方案到系统设计,再到具体的仿真计算,每一个技术难点的攻克,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

2011年11月1日,迭代制导技术迎来了“期末大考”。5时58分,长二F遥8火箭腾空发射,顺利托举“神舟八号”飞船进入太空,583秒后,飞船精确入轨,大家都在鼓掌欢呼,而我却放松不下来。因为成功入轨后的具体精度,才是评价迭代制导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与型号队伍成员简单庆祝之后,我们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进行数据判读。

最终,长二F遥8火箭入轨高度误差在10米以内,入轨角度误差是0.001度,这相当于用步枪在2公里以外打靶,误差不到2厘米,创造了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史上的精度新纪录。

终于成功了!为了这一天,我奋斗了整整10年。10年的努力,让我国迭代制导技术追上了与国外40年的差距,创造了奇迹。面向未来,我会加速前行,还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10年等着我,去实现更多目标,创造更多奇迹。

(作者为长二F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