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经济”一词源于美国旧金山湾区。一般认为,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组成的区域,而其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即以海港为依托,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城镇群与港湾地理聚变融合发展形成的、拥有国际影响力的、独特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形态。湾区经济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协同性、外溢性等显著特征,对外联系密切、要素流动便利、经济高度开放、集聚功能强大。
形成成熟的湾区经济,通常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发达的港口城市,这是湾区经济形成的基本单元;二是优越的地理条件,这是湾区经济形成的基础条件;三是产业的集聚扩散,这是湾区经济形成的根本动力;四是强大的核心城市,这是湾区经济形成的重要牵引力;五是完善的创新体系,这是湾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六是高效的交通体系,这是湾区经济形成的重要支撑;七是合理的分工协作,这是湾区经济形成的决定因素;八是宜人的居住环境,这是湾区经济形成的重要内容;九是完善的协调机制,这是湾区经济形成的可靠保障。
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等国际著名湾区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旧金山湾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贸易、旅游等领域都取得了发展成绩,加上独特的自然景观、宜居的环境与交通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科技湾区。纽约湾区是世界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及国际航运中心,同时是世界就业密度最高和公交系统最繁忙的地区之一。东京湾区聚集了日本三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二的经济总量、四分之三的工业产值,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群和国际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商贸中心、消费中心。
我国也充分重视湾区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宁波等城市也提出发展湾区经济的战略构想,湾区经济成为我国沿海城市探索区域合作和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与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湾区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机遇。
第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拓展了湾区对外开放新空间。“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的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沿海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桥梁和桥头堡,能够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有效扩大对外开放新空间。要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谋划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推动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中心,深度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合作,探索形成国际一流标准的开放新体制。
第二,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湾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引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地区率先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现代工业体系,在临港工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以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也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有助于湾区抢抓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需加快发展以人工智能、5G、高端装备、物联网、生物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新路子。
第三,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湾区发展海洋经济注入新动力。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粤港澳大湾区、浙江省大湾区等都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已经形成了以世界级的港航服务业、临港重化工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一代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顺应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和抢抓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机遇,将推动湾区全面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海洋保护开发新途径和海洋综合管理新模式,推进海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为湾区发展海洋经济注入新动力。
第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湾区经济分工协作提供新机遇。湾区经济是一种协作经济,必须推进相邻湾区城市优势互补、互动合作才能最大化发挥湾区经济效应。国际上的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莫不如是。我国粤港澳大湾区也把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作为重点,加快促进粤港澳三种语言、三种货币、多个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创新完善合作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和规划协调对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使合作成果惠及各方。
新的发展阶段为湾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湾区经济发展的内涵、愿景、原则和重点都将发生深层次变化,一定要在把握湾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世界眼光、高点站位,统筹谋划湾区经济发展定位,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协同带动周边区域联动发展,重点在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创造、交通网络建设、对外开放、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建设全国领先的现代产业创新中心。围绕智能制造、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以技术创新和创业孵化为核心,坚持核心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并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强大合力,建设全国领先的现代产业创新中心,形成“世界科技+中国产业+全球市场”的发展格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搭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体系,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构建高效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推进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产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二是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结合湾区先进制造、海洋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以智能制造为主导、智慧海洋为重点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融合带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通过产业创新重塑智能制造发展新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智慧海洋产业发展新引擎,通过模式创新营造最佳商业发展环境。
三是建设更具国际吸引力的开放经济新高地。以投资贸易便利化、港航物流合作、产业科技合作、人文交流等为重点,创新贸易投资体制,建设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培育对外开放竞争新优势,建成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着力调整优化贸易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升我国外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打造连接全球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以世界级枢纽港口、千万级机场为依托,以航线网络、通道网络、多式联运为纽带,建成以公、铁、水、空和管道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为特征的湾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全面打造连接全球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五是建设更具国际知名度的生态宜居城市。按照全域城市化理念,统筹推动中心城区、滨海新城、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发展,促进城乡空间紧凑、集约、融合,形成开放高效、多中心、网络化城镇布局。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以“智慧”“宜居”“绿色”为特征的湾区城市品质建设,营造国际化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