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万华改革之路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伟大实践

位列全球化工50强的万华,是中国唯一、世界少数拥有异氰酸酯(英文简称MDI)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工企业。

如果说“创业+改革”是促使万华活起来的化学反应,那么“改革+创新”则是促使它强起来的深刻巨变。

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的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昔日生产合成革的传统国企起步,技术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长为全球MDI行业领军者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走出一条令人瞩目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一鼓作气谋改革,回答市场之问

万华的诞生,与解决中国人穿鞋问题有着不解之缘:

40年前的中国,还是一个踩在布鞋上的国度。“应当把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因为人民太需要了。”在万华展厅,记者见到40年前中央领导批示件,急切之情跃然纸上。

要钱给钱。国家拿出4.6亿元,约占当年全国财政的千分之四,从国外引进聚氨酯合成革生产装置……

要人给人。来自全国各地约7000人汇聚在砂石遍布的芝罘湾畔,奋战近5年……

万华第一代掌门人刘永祯,被轻工部从锦西化工厂副厂长的职位上调来了。

万华第二代掌门人李建奎来了:“当时我在轻工部工作,二话没说就从北京来烟台了。”

万华集团原总裁丁建生也来了:“我1982年从青岛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化工部外事局,听说这里大量招人,我就过来了。”

万华现任掌门人廖增太紧随其后:“1983年,我从华东理工大学一毕业就来了,经历了引进技术设备创新改造的过程。”

1983年,万华试车成功,中央领导专程到现场剪彩庆祝。

此后10年,万华累计为2亿双合成革皮鞋提供原料,相当于提供全国皮鞋原料的四分之一。

中国老百姓实现了从“穿布鞋”到“穿皮鞋”的历史跨越,万华也随之踏上了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艰辛探索——

一方面,万华沿袭着传统计划模式:“轻工部拨原料、下指标,我们生产后再由轻工部统一调配。”丁建生说。

另一方面,外国企业产品不断涌入,民营合成革企业迅速兴起,动摇了万华产品一统天下的地位。

很快,万华从“皇帝女儿不愁嫁”变成了“门前冷落鞍马稀”。

市场,给万华人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作为计划体制的“宠儿”,国有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成为“弄潮儿”?这是万华,也是所有国有企业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时任技术车间副主任的丁建生那个急啊:“成本一万一,卖价七八千,企业眼看着往死里作。”这个一口胶东腔的山东大汉,性子急、嗓门大,楼上说话、楼下都听得见。

市场的棒喝敲醒了万华。

从此,万华义无反顾地迈出从“计划”到“市场”的步伐,坚定不移地踏着国家改革的时代鼓点——

1993年破除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

1995年进行第一次企业制度改革;

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

2001年登陆资本市场;

2006年进行员工持股试点;

2016年开展更进一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8年整体上市获批准;

……

与改革旋律同频共振,万华一鼓作气:

改制。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国有企业逐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万华第一时间在全厂试行全员合同制,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取消铁工资……

时任万华人事主管栾新光说,如果没有这些变革,后期很难实现与国家改革的对接。

1995年,万华由“烟台合成革总厂”改制为“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山东省首家、全国第8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

剥离。精干主业,主辅分离。万华在此后的数年间,32个子公司只留王牌主业MDI,其余全部剥离、改制。

改革就像一场剧烈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推动万华加速发展。

一套改革组合拳后,集中了MDI优势资源和近400名业务骨干,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改到深处是产权。万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向纵深挺进。

2001年1月5日,万华股份公司敲响了上交所的锣声;2006年推行员工持股,探索混合所有制;2007年引入外资股份……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化工巨头一度以低于本国售价约三分之一的价格倾销产品,对万华形成打压。

万华随即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果断举起反倾销利器提起反倾销调查。这成为入世后,国内较早运用反倾销维护企业正当权益的典型案例。用好国际规则,为万华赢得了发展机遇。

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曾是市场经济“初学者”的万华,此时已成长为娴熟运用市场规则与世界巨头博弈的“弄潮儿”。

改革开放之初渴望“引进来”的万华,如今已大步流星“走出去”:

万华2011年成功收购位于匈牙利考津茨包尔齐考市的宝思德公司,通过加大投资、精益管理等措施,使宝思德从破产边缘迅速扭亏为盈,保住了这座3万人小城中3000余人的就业,并成为中东欧百强企业。

改革势如破竹,万华持续腾飞:

——MDI国内市场占有率从1998年的8%上升至目前的40%以上;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分别是成立之初的253倍、427倍和255倍;

——业务拓展至全球,万华在海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

党的十八大后,万华的改革更是按下“快进键”。

2019年2月2日,一纸公告引发资本市场关注:万华重大资产重组及整体上市资产交割手续全部履行完毕。

“简单讲,就是万华上市公司通过反向收购股权,合并了母公司,公司层级更简单,结构更透明。”廖增太对记者说:“万华已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主体。”

一气呵成求创新,回答时代之问

万华人教我们认识了一个生僻化学名词——MDI。

“MDI化学名字叫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最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时发明的,如今被广泛运用于国计民生,比如建筑保温、轻工纺织、汽车家电等领域。”

万华常务副总裁、技术总监华卫琦的解读简洁清晰:“可以说,现在每个中国家庭中都有MDI元素。”

然而,万华人在掌握MDI核心技术上经历过难以启齿的遭遇,让他们对“自主创新”有了痛彻心扉的领悟。

40年前从国外某企业引进MDI设备时,对方明确表示不转让技术。

“洋专家一走,设备就不灵。”李成尧,MDI生产线最早的操作员。他向记者回忆当年举着高压水枪清理设备罐内废物时,唏嘘不已:“不知道为什么设备、管线总是堵,只能不停地抢修。”

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1万吨的设计产能10年都未达产。

为引进MDI技术,万华吃过亏、上过当,屡遭碰壁。

无情现实以近乎残酷的方式,迫使万华义无反顾地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的活力从何而来?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让市场做选择,就要体现人的价值。”丁建生说。

记者在万华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1998年底,万华股份公司成立后,即实施“创新工程”:技术成果按盈利比例提成奖励。

第二年,一个生产装置技改后创出显著效益,按新奖励办法一算,吓了大家一跳:10个人总奖金92万元。

奖,还是不奖?

公司高层争论了一个月。最后拍板:高管一分钱不拿,奖金全分给一线科研技术人员。

那天,公司财务人员用一个麻袋从银行把92万元现金提回来,按获奖人头把一摞摞钞票在桌上整齐摆放。

老工程师孙敦孝分得最多,拿了21万元。

重奖,在厂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羡慕者有之,妒忌者有之,也有人质疑这笔钱花得值不值。

“分给科研人员92万元,他们挣回的是1200万元利润。”当公司给大家算清这笔账时,再没有人提出异议。

知识无价亦有价。以重奖激励人才,以制度保护创新。这,就是万华的胆识与魄力!

2017年,一个HDI(特种异氰酸酯的一种:化学名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创新项目三年内盈利达10多亿元,公司除了重奖科研人员外,还专门用1亿元作为科技激励基金。

从当年的21万元到如今的1亿元,创新激励一以贯之。

今天的万华,自主研发并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已达10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国家奖励7次。

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万华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八方人才。

正是凭着信任、激励、包容,人才的价值在万华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华卫琦给我们讲起关于“十连败”的故事:

那是一个MDI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经过2年多筹备,即将投入生产,却遭遇管道堵塞、反复停产。

“每停产一次,损失500万元。试试停停10次,5000万元打了水漂。”

华卫琦当时是MDI项目装置经理。第六次失败时,他站在反应设备面前,心情无比焦虑。

员工们也失去了耐心,冲上来把他团团围住。有位工人一把揪着他衣领,指着一堆堆废料吼道:“你知道每次花多少钱吗?你们到底行不行?”

“只有再试,才能成功!”素来温和的华卫琦也急了:“这条生产线是大家的命,也是我的命!”

揪在他衣领上的手渐渐松开……

创新,不仅需要智慧,更考验定力。

“‘可以允许创新失败,但决不允许不创新’,这就是我们万华的理念!”丁建生说。

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

第11次试验,终于取得重大突破:MDI单套设备规模由原来的8万吨提升到20万吨以上。

如今回头再看,当初5000万元的代价与至今累计盈利几百亿元之间,是一个“不等式”,又是一个“方程式”。在这“不等式”与“方程式”不断破解中,万华人更深刻地体悟到聚才、爱才、用才带来的无穷威力。

在采访中,公司领导层强烈的忧患意识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是和优秀的同行相比,还是和自己的目标相比,都没有到骄傲的时候。”廖增太说,面向未来,万华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飞跃。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今天的万华,拥有国内外6大研发基地、7大国家级创新平台、150多个装备先进的实验室,一大批小试、中试产品形成梯队接力……

创新,不仅是科技,也包括发展理念。

不计成本搞环保、坚持不懈抓安全,是万华人的执着追求。在同行业中,万华第一个提出“零排放”环保目标。

浙江,宁波大榭岛,万华宁波公司。

车过跨海大桥,但见惊涛拍岸。一进岛,便远远看见被香樟树掩映的厂区,细雨蒙蒙中远山如黛。在这里,我们看不见跑冒滴漏,闻不见异常气味,听不见机器噪声,是一个“三不见”化工企业。

万华还设有“零事故”目标:一切从细节出发,力求将安全事故变成不可能。

进入生产区,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员工们走路排列整齐、步伐一致;上下楼梯,必须手扶栏杆……

万华安全总监陈毅峰解释说,就是要让安全管理渗透到每一个行为习惯中。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今年,是门捷列夫编制化学元素周期表150周年。150年前已知元素只有63种,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白正一个个被填补进去,如今的元素已达到118种。

中国的改革何尝不是如此——

从思想理论创新到体制机制创新,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党带领人民上下求索,不断向时代作答,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新阶段……

一以贯之闯新路,回答实践之问

如果说实行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觉醒,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4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发现并求证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两个不等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实践:

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一伟大实践不断推向新境界,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新篇。

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是其中分量最重的章节。

40多年来,万华改革、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生动样本。

其中的“变”与“不变”尤其给人启迪:

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变,但公有制主体地位始终不变——

从轻工部部属企业,到公司制改造、股份制改造、员工持股、混合所有制、股票上市……万华产权结构从单一国有走向混合多元,正是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变的缩影。

万华整体上市后,拥有国资、员工持股、外资以及各类社会资本等,多种经济成分共生共赢。万华1978年资产不过数亿元,2018年底资产总额已达到769亿元。这其中,国资运营平台持股21.59%为第一大股东。

万华是中国国企改革的生动写照。

放眼全国,到2017年,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达183.5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400倍。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均大大增强。

“国企改革以令人信服的实践表明,我们既开创性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成功地坚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推动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对记者说。

企业劳动关系在变,职工主人翁地位始终不变——

在万华,从“铁饭碗”到全员合同制,从“铁工资”到绩效奖励、员工持股,企业劳动关系在变。但是,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变,获得感在改革发展中与日俱增:

对员工购房提供最高20万元、最长12年的免息贷款;为技师设置特殊津贴;实施“蓝金领工程”为一线工人搭建成长平台;大学毕业生工资水平不低于一线城市……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的初心,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改革中必须得到体现和保障。”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在变,报国情怀始终不变——

从放权让利到政企分开,从管人管事到管资产管资本,政府和市场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已在企业的经营中起决定性作用。

但是,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顶梁柱”的地位作用始终不变。

“为民做事、为国担当,是万华的初心。”万华人强烈的使命意识与报国情怀,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感恩奉献:万华向灾区捐款,向当地老年协会捐款;成立“阳光万华”基金,关注白血病预防与治疗;以投资等方式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万华总裁寇光武说,我们在实现经济效益上要走在前列,在承担社会责任上也要走在前列,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上更要走在前列。

一路改革,旗帜高擎。

万华党委副书记周喆感慨说:“40年来,万华成功背后有诸多经验,归结为一条就是:坚决跟党走、用好党出台的每一项改革政策!”

首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李建奎、股份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丁建生、现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廖增太……万华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始终由一人“一肩挑”,确保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万华始终将党支部建在生产装置单元上,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所有共产党员关键时候总是冲锋在前……

改革永远在路上。

“使国有企业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骨干力量,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的殷切重托,始终激励着万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8年12月18日,人民大会堂,万众瞩目。

在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新的进军号令:

“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千里之外,从万华烟台工业园到万华宁波公司,万华人齐聚大屏幕前,凝神谛听。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

……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万华人心中久久激荡,也激发起亿万人民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磅礴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看吧,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无数像万华一样的企业、亿万中华儿女正以发愤图强、拼搏奋斗,不断创造着无愧于时代、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文/新华社记者

(据新华社烟台5月29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