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22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大会不仅是精神文明交流的大会,还是物质文明交流的大会,具有跨时空、跨区域、立体多元的特点,亚洲各国通过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共谋发展新路径,为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当前,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利益相互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秩序的变革前所未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前所未有。然而,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势头不减,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许利平认为,此次大会就是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路径之一,亚洲乃至国际社会应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合作,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社会、民意基础。
许利平表示,此次大会为未来继续开展亚洲文明对话奠定了重要基础。一方面,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4点主张,展现了东道主深化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决心。另一方面,签署了一系列具体合作协议,推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走深走实,比如,中国社科院与相关合作方签署了《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智库伙伴关系》意向书,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智库伙伴关系计划”,努力形成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智库伙伴关系常规运行机制;中国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计划信托基金协议》,根据这份协议,中方将为各国青年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多方面支持。此外,亚洲文明周期间举办的文化展演、影视周、美食节等项目,为各国民众奉献了一场场丰富的文化盛宴,创造亚洲文明交流互鉴规模多项第一。
对话是文明应有的姿态。近年来,“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泛起。在许利平看来,这种论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不仅违背人类文明历史发展潮流,而且对世界和平也是一种威胁。“从根本上讲,我们要维护世界的和平,推动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成功召开,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致力于推动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诚意与决心。”许利平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亚洲文明对话,给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许利平表示,首先,带来了治国理政交流新机遇,亚洲各国通过对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特别是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各国的治理能力;其次,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参会代表通过交流找到适合自己国家的发展方案;再次,带来了凝聚共识新机遇,亚洲文明是多彩、包容、平等的,但也存在差异,通过本次大会,各国能够搁置分歧、凝聚共识,共同寻找和平发展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