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进城与入乡都畅快起来
冯 奎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对未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了规划安排。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目的就在于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本报特邀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作出解读。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千头万绪,但主要抓手有两个: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是让农业转移人口顺利融入城市,享受市民化权利;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是让更多的人才由城入乡,带去新理念和新要素。依靠这两个抓手,就能让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人流动起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三农”工作取得巨大进步。不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人才入乡发展等方面仍面临一些压力与困难。

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仍待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通道逐步拓宽。不过,目前仍有2亿多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工作生活,却没能实现城镇落户。到2030年,还有3亿或更多农业转移人口需要进城和落户。总体看,当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基本没有门槛,但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落户依然有一些限制。但是,中小城市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承载力有限,吸引力不高;大城市建设用地相对紧张、公共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各类人才由城入乡方兴未艾。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的人员达8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主要是在外创业有成的企业家或打工多年的农民工回到家乡。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市工商企业人员、各类院校毕业生下乡渠道有待拓展;乡村创业就业条件较差,政策激励力度还需要加大;城市支持乡村发展、城乡人才交流等机制需要完善;一些地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人才引进机制,难以引人、用人、留人。

让进城与入乡都畅快起来,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分析城乡人口、人才流动的不同类型,有必要建立四项机制。一是要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提高城市包容性,让更多有意愿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进入城市、融入城市。二是要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重点是要吸引人才来乡村、留住人才在乡村、用好人才为乡村。从高校、职业院校、外出经商人员中广开人才来源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农村集体组织也要探索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标准统一。四是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