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然气管道项目“北溪—2”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美国能源部长佩里放话,美方“不久”将制裁俄罗斯与多个欧洲国家合作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俄罗斯方面毫不示弱,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言美方这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俄方不会接受,许多欧洲国家同样不会接受
俄方名利双收
“北溪—2”项目旨在铺设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至德国的一条天然气管道,从而绕开乌克兰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然后再输往欧洲其他国家。项目计划2019年完工,建成后预计俄罗斯每年可向德国输气550亿立方米,并满足欧洲10%的天然气需求,这将使俄罗斯对德国天然气出口翻番。
美俄均为国际能源出口大国,两国之间各领域的竞争自然也蔓延到了油气领域。但是,在当前国际能源主战场“北溪—2”问题上,美国并没有占据优势,反而被俄罗斯夺得先机。这也是美国扬言要制裁“北溪—2”项目的原因。
重要战略资源进出口多元化对于一国政治、经济稳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早在前苏联时期,其天然气是通过乌克兰输送到欧洲。进入21世纪以来,俄乌关系逐渐恶化,天然气过境运输也受到了波及,从而促使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开始了天然气出口运输多元化策略。
基于此,通过波罗的海向欧洲输气的“北溪”项目、通过黑海向土耳其及东南欧输气的“土流”项目应运而生。随着“北溪”项目顺利投产及高效运营,旨在扩大向德国及周边国家供气的“北溪—2”项目也被提上了议程。
该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全球知名管理和技术咨询公司——理特咨询公司日前公布的《建设中的北溪—2的经济影响》报告指出,该项目将在未来5年内为欧盟创造相当于57500个全职就业机会,各工业部门的GDP将增加47亿欧元。该报告评估认为,随着项目不断完善,欧盟建设该条管道的总体经济效益最终将达到99亿欧元。
美国“长臂管辖”
对于“北溪—2”项目的态度,相关各国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个阵营——直接参与项目的俄罗斯、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大力助推项目落实,原运输中转国乌克兰、波兰及西欧国家则坚决反对。
据相关机构评估,替代运输线路建成后将对乌克兰造成每年高达30亿美元至40亿美元经济损失。美国出于自身目的,要求欧盟国家停止参与“北溪—2”项目。在2018年底,俄罗斯虽然表示同意在2019年后保持乌克兰天然气中转国地位,但美国依然对“北溪—2”不依不饶地阻碍,由此显示出其真实意图:逼迫欧洲购买美国昂贵的页岩气。
今年1月3日,美国驻德大使格雷内尔向众多参与“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的德国公司发出信函,暗示这些公司可能因支持该项目而遭到美方制裁。
美国制裁“北溪—2”项目,主要动机出于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在经济层面,以政治手段排挤俄罗斯天然气,同时扩大美国天然气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根据国际液化天然气出口商协会4月份公布的年度报告,2018年俄罗斯对欧液化天然气供应量超过美国。在政治层面,“一石二鸟”。一方面对俄罗斯加大、加深制裁,阻碍俄罗斯继续把能源作为对欧政策杠杆;另一方面阻挠欧洲尤其是项目主要受益方德国与俄罗斯缓和关系。
俄欧联合抗美
“北溪—2”项目之所以能得到众多欧洲国家的支持,是因为项目符合欧洲能源需求,与政治无关。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不愿意欧俄关系改善,同时希望兜售美国产天然气,因而不惜牺牲欧洲甚至盟友利益,把自身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是典型的美式霸凌。
作为主权国家、能够作出独立决策的德国、荷兰、瑞典、奥地利均表示将继续支持“北溪—2”项目。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5月15日在索契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后表示,奥地利和奥国家石油公司不打算退出“北溪—2”项目,奥方已对项目实施了大量投资。面对制裁威胁,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自信地回应说:“‘北溪—2’项目是一个考虑到欧洲消费者商业利益的项目,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德国市场,该项目与政治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一个国际性项目,许多国际行业巨头参与其中。这个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大部分融资已经得到了保障,项目推进速度非常快。”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米勒5月19日表示,“北溪—2”项目工程整体费用的80%已得到融资保障,超过一半的管道已经铺设完毕,剩余管道铺设速度未受影响。输气管道将在2019年底铺设完成,2020年1月份将输送第一批天然气。
美国在“北溪—2”项目上百般阻挠注定是徒劳的,因为这是保护主义向自由贸易原则的挑战。由于跨海天然气管道建设无法实现,从美国漂洋过海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价格较俄罗斯高出15%以上,供应速度也不及俄欧管道输送。
欧洲作为现行国际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必将根据自身利益作出选择。正如德国外长马斯今年初回应美国驻德大使制裁威胁时所说,欧洲的能源政策将由欧洲国家、而非美国决定。
俄德等国不顾美国阻挠推进“北溪—2”项目,不仅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尊重,更是对维护本国利益这一基本原则的坚守。居高临下、单方胁迫、漫天要价、胡搅蛮缠、一意孤行,美国失去的将不只是能源市场和欧洲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