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根泥土自芬芳
□ 涂玉国

脚底的泥土有多厚,生活积淀就有多厚,作品的内蕴就有多厚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在鲁迅文学院的一次讲课中说,《人民文学》杂志收到的很多稿件看起来似乎是写现实生活的,但写得却不像真实的生活,或者说不是真正的当下的现实生活,而是作家几十年前记忆中的生活或者自己想象中的生活。因此,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成为概念化、线条化、脸谱化、空洞化、没有人味的作品。他提出,一个作家要写出好作品,一定要真正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中去,只有对自己生活的土地、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与把握,坚守好脚下的土地,当好“地之子”,才能写出富有现实感的好作品。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缺高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作家远离生活,远离群众,习惯于“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写作时不知季节已变换,“醉中犹作旧时歌”,作品缺少时代气息,缺少泥土气息,缺少烟火气息,导致作品苍白无力。

人民作家柳青为了写作《创业史》,专门辞去陕西长安县委副书记的职务,定居在皇甫村,蹲点14年,和当地群众一样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他说:“要真正体验生活,必须深入生活;要塑造英雄人物,必先塑造自己。”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着深入细致的了解,所以笔下人物栩栩如生,故事真实生动,《创业史》成为一座文学“高峰”。

2018年秋,作家邓刚来襄阳采风期间,谈到他的文学创作时说,当年为了写出好作品,先后到工厂、公安局、医院挂职多年,曾经为了写作一个细节,在医院的一个科室蹲点一个多月,深入体验生活。正因为他对基层火热生活有着丰厚的体验和积累,才写出了《曲里拐弯》《灯红酒绿》《没到犯罪年龄》《山狼海贼》等众多名篇佳作。

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已成为很多作家的共识,但也有少数人存在认识偏差。我日常在与一些作家交流中,就听到一些不解的声音:“我就是一个普通百姓,就生活在普通百姓中间,过着普通人的日子,不是每天都扎根在人民中间吗?”话乍一听似乎有理,然而仔细一琢磨,却非如此。作家的日常生活,只是一个私人化的、封闭的小圈子,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碎片或者非常小的片断,这并不是生活的真谛,如果仅陷于个人的生活小圈子,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陷入自我呻吟,自我陶醉,自我想象的怪圈,就会像施战军所说,这并不是真正当下的现实生活。作家不能整天“坐家”,只有走出家门,走出自我,走出自己生活的一隅,投身火热的扶贫攻坚一线,走进现代化红火的工地建设现场,进入人声鼎沸的工厂车间,进入伟大时代的伟大创造中,才能体悟到时代的洪流巨浪,才能与当下的生活同频共振,才能创作出真正反映生活全貌的好作品。

我曾当过多年记者,新闻界里有一句名言:深入基层才能抓到“活鱼”,并且深入过程中,不仅要身入,而且要心入、情入,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新闻;否则,如果只是浮在表面上,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只能写出一些浮浅的、无味的东西来。写新闻如此,搞文学创作亦然。

对一个作家来说,脚底的泥土有多厚,生活积淀就有多厚,作品的内蕴就有多厚,就能“青春”多少年。

一个有追求的作家,应当走出“象牙塔”,走出故纸堆,像老一辈作家那样,真正地深入基层,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有情怀、具有穿透力的、耐读耐看的好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