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婴幼儿发育特点,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不应忽视家庭照料在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核心性地位。特别是18个月以下的孩子,因为几乎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家庭照护特别是母亲工作后的隔代照护在很长时间内无法由托育机构取代。
因此,将家庭照料纳入整体托育服务体系之中,为照料者提供相应的专业化、标准化服务,不仅可以丰富托育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还可以起到分担降低政府、社会服务供给成本的作用。
一是提供专业化培训,实现育儿有道。针对家庭照料者普遍的育儿烦恼,依托社区、医院开展集中培训,或家庭医生上门宣传介绍项目,通过现场讲授示范,免费提供理性教育、婴幼儿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知识,避免父母和祖父母因为育儿理念分歧造成家庭内部矛盾,也可以让隔代看护者能走出单纯依靠“经验”的误区,对孩子实行科学照料。
二是提供标准化“喘息”服务。家庭照料婴幼儿是长期、不间断的劳动,照料者难免身心疲惫。对此,可以依托社区建立具有资质的婴幼儿早教活动中心加以调整。同时,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让权威部门认证的育婴机构上门提供入户服务,为照料者提供一个缓解身心压力的机会。
三是提供补偿化津贴,提升主动性。借鉴其他老龄化国家相关经验,因地制宜制定灵活多样的补贴政策,通过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形式,为承担照料者提供补贴,为看护孩子的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减少因为经济原因和身体原因造成家庭照料供给缺失。
面对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老龄化等问题,单靠政府、社会和家庭任何一方都无法根本解决婴幼儿的托育难题。只有通过发挥家庭主体性作用,让政府和社会提供专业化保障,让多种社会资源在市场主导下,按照规律实现配置最优化,才能真正解决婴幼儿托育服务问题,减少家长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