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河北省廊坊市的116个重点工程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16亿元。其中,仅华为廊坊云数据中心、润泽大数据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两个项目的投资额就达到440亿元。据悉,这两个项目将释放华为和润泽的数据资源优势,整体提高廊坊市城市信息管理能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河北省政府与本报联合主办的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创新应用论坛召开前夕,本报采访组来到廊坊调研。调研中,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廊坊市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吸引了华为、浪潮、京东、润泽科技、科大讯飞等一批科技、互联网企业落户,“朋友圈”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廊坊市不仅注重数量,还更加注重质量,引进了众多电子信息产业的上下游企业,打造出一个完美的“生态圈”,使得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动力更加持久。
把握机遇期
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处巨大的双体航母状建筑引人注目——这是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的京津冀大数据应用感知体验中心。
“润泽国际信息港的几个主体建筑已投入使用。三大运营商、国家信息中心、华为等企业相继入驻,使这里成为一个信息数据存储产业综合性园区,为廊坊乃至北京、天津的数据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告诉记者。
润泽国际信息港从2010年5月正式落户廊坊开发区以来,经历了9年的建设,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产业园。
“决定在廊坊开发区投资落户,一方面是看中了廊坊优越的区位优势,毗邻京津。京津大数据存储业务存在外溢需求。另一方面,廊坊也为企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周超男说。
廊坊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周文胜表示,京津冀地区集中了全国70%至80%的数据流量,是我国大数据资源和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为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引来更多像润泽科技这样的企业,廊坊市先后出台了《廊坊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促进当地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华为廊坊云数据中心、润泽国际信息港、光环云网4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陆续投入使用,为京津冀三地的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保障,一座北方的“数据之城”逐步形成。
构建“生态圈”
近些年,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风口期,各地兴起不少大数据、信息产业园。在周文胜看来,廊坊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着自身特点和目标。“我们不仅做大数据存储,更要立足大数据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一个生态的闭环。”
“前些年,廊坊市下大力气建设了几大数据中心,这相当于铺建好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如今回过头来看,这种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周文胜如是说。
在此基础上,廊坊市将大数据产业价值逐渐定位于大数据应用,并通过引进优势创新资源,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挖掘大数据价值。2018年,廊坊市大数据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39家。同时,廊坊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70家。
位于廊坊开发区的中科空间信息(廊坊)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与廊坊开发区共同成立的一家企业化管理研究机构。他们依托中科院遥感地球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为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等领域提供基于卫星影像的信息服务。
“哪些地方的河流出现污染,哪些地区有乱砍滥伐或者违建现象,在卫星影像里都一目了然。”中科空间信息(廊坊)研究院院长余涛指着办公室里各种大小尺寸的卫星影像图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开发的“京津冀·县乡政务遥感通”可向京津冀地区县级及以下行政单位提供70余种空间大数据信息服务。
廊坊市海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则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精准治霾。该平台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大数据优秀案例,已在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20多个城市推广应用……
廊坊市委常委、廊坊开发区工委书记王金忠介绍,近年来,廊坊开发区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中之重,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目前,廊坊开发区电子信息类企业覆盖了研发孵化转化、生产制造、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条,成为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顶梁柱”。2019年第一季度,全区电子信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
将人才留下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为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廊坊市坚持高端引领、广开门路、拴心留人,优化人才开发支撑体系、引才聚才模式、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打造富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活力的人才聚集地。
对于这点,余涛深有体会:“开发区为我们的年轻员工提供了优质职工宿舍,两室一厅,租金才几百元,让他们可以安下心来工作。”
余涛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来廊坊扎下根。“新机场全面竣工以及城际铁路通车后,廊坊与京津两地的互通将更加便利,发展势头也更加强劲。”
和余涛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推进部经理申玲,她跟随公司来到廊坊开发区工作已经有14年了,每日乘坐班车往返于京廊两地。“虽然比较辛苦,但无论从个人还是公司角度来看,廊坊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申玲说。
“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廊坊开发区人社局二级主办孟繁祎告诉记者,近年来,廊坊开发区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吸引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同时,畅通人才引进渠道。积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形势,推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依托“京津冀开发区产业人才发展联盟”等平台引进人才。利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引智示范单位和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3年来,共引进企业急需紧缺人才1.5万人。
此外,加快人才载体建设。大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开展成果转化。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自建、共建科技研发平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